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法規標準 > 正文

“車房”成違建 住戶被要求搬離

2016-11-26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百旺苑房車營地內掛了“拆除違建,騰退房車”等橫幅。

  本報11月23日獨家報道了《房車營地變味成“車房”》一文,西二旗一處房車營地幾乎變成了“居住小區”的消息,迅速引起強烈社會反響。

  事件有了最新進展:這處房車營地的住戶被要求在一周之內自行搬離。有房車住戶表示“再觀望幾天”,仍希望進一步溝通協調。至于這73戶房車住戶的安置問題,房車公司表示“正在和園區、鎮政府進一步溝通,目前還沒有方案”。

  現場

  門口設鎖 貼條要求拆除

  昨日記者再次探訪這處房車營地時,這里已經“設防”了:正門就是南門,以前并無大門阻隔就能進入營地,但現在鐵門緊閉,上面還鑲著密碼鎖。里面的人想出去,只能繞道北門和西門,或者求助外面的人讓其輸入密碼開門。“聽說這是為了‘防外人’,可我們進出太麻煩了!”這個門讓住戶怨聲載道。

  不過最讓住戶關注的,是房車所在的種植園園區要求他們一周內搬離。在營地門口和里面,懸掛著多處顯眼的紅色條幅:“房車住戶一周內自行搬離并清理拆除違建”、“違反農業用地使用,依法拆除違建,騰退房車”。

  通知也貼到了每個房車上。落款為“北京百旺農業種植園”的通知稱,房車俱樂部使用土地為農業用地,所有建筑物及地上附著物未經國土、規劃、建設部門批準擅自搭建,屬于違法建筑。“為積極保護國家農業用地,規范土地使用,請現有房車住戶于通告發布之日起,一周內(2016年11月23日至2016年11月30日)清理完所有房車及私人物品并自行搬離。”

  住戶

  尚在觀望 暫不搬離

  逛了一圈營地,這里仍有不少人居住,有人敞著門在做飯,也有人在洗晾衣服,這里的生活看上去一切照舊。

  “園區突然要我們限期搬離,但房車營地的負責人沒有給出要搬到哪兒的說法,時間這么倉促,沒有現成的營地可搬,一時半會兒也搬不走。”住戶王先生稱。旁邊有人搭話:“我們是和房車公司簽的合同,房車公司應該給個說法。”

  住戶清漣兩年前在這里購置了多套房車,她說,盡管城里有房,但依然不愿意離開這個種植園。

  也有的房車住戶只有這么一個棲息之地。張娜、張典帶著家人在這個房車營地扎了下來,一家人暫時還沒有做出打算,全部家當還堆在這個30平方米的房車中。

  公司

  仍在協商安置 讓住戶“扛下去”

  作為當事一方的房車公司被推到了風口浪尖。通知貼出后,房車所屬的北京銳來客汽車俱樂部賀經理的電話被住戶“打爆”了,記者撥打時也一直處于“通話中”。終于撥通電話,他表示“問他們(住戶)吧,我沒時間接受采訪,目前沒有安置計劃。”

  不過有人透露,24日公司和住戶們開會討論此事,公司方面提醒他們“盯著點租房信息,找找房子以防萬一”,并表示“我們和你們站在一條戰線,目前在和園區及西北旺鎮政府商量怎么辦”,讓住戶先“扛下去”。

  有的住戶翻出了當年房車簽約的合同。一名住戶說:“當年公司說房車放在這兒合法合規,就算沒產權也讓我們放心。”記者拿到了這份合同,看到“違約責任”部分三條中并沒有明確甲方責任,只是第二條模糊表示“甲乙雙方如違約,均有權要求解除合同,如若造成損失,可要求其承擔經濟賠償責任”。

  房車公司還沒說到給住戶賠償的事情,不過有的房車住戶說:“房車公司得把房車遷到一個同等條件的地方去,不能去太遠的郊區,這期間造成損失都得給我們賠償,不管是水管凍裂還是天冷感冒。”這片房車營地何去何從,現在誰也不能給出一個答案。(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