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科技 > 正文

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規劃上報國務院待批

2011-06-08  來源:《證券日報》
[字體: ]

 風電成為重要新生力量,光伏潛力最大

  

  近日,我國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規劃已形成了初稿,并初步與科技部、海洋局等部門交換了意見。有相關媒體報道,《“十二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已經上報國務院待批。

  據記者了解,此次入選十大可再生能源重點工程的包括重大水電基地工程、千萬千瓦級風電工程、可再生能源示范城市等。其中,重大水電基地工程將推動金沙江、怒江流域的水電開發;對于我國此前規劃的七大千萬千瓦級風電工程,其中將有五大工程計劃在“十二五”期間建成;對于可再生能源示范城市,“十二五”期間將從“發展可再生能源”和“節能環保”兩方面進行雙重標準考核。

  另據近日接近國家能源局人士透露,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規劃初步確定了主要可再生能源行業“十二五”期末的發展目標,其中,光伏發電裝機目標為5GW,風電裝機目標為9000萬千瓦。盡管如此,能源局人士預計光伏和風電產業“十二五”末期的發展超越目標的可能性很大。

  光伏裝機總量上調

  昨日,記者致電多家,光伏以及風能發電上市公司,想了解“十二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對這些可再生新能源領域的上市公司有何影響。但記者得到最多的答案是,可再生能源規劃,目前并未成型,只是出于規劃階段,且正在等待國務院審批,對于上市公司影響并不大。在“十二五”可再生能源規劃中提到的項目,多半出于待建或在建狀態,所以,要等到“十二五”可再生能源規劃正式出臺,影響才能體現出來。

  昨日,A股市場中,太能能概念股方面,公司股價漲跌參半,其中盾安環境、中航三鑫、橫店東磁等幾家上市公司股價略有漲幅;風能方面,天順風能、時代新材、中國重工等概念股略有漲幅。

  另據,記者從業內人士處了解到,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規劃的基本思路是,力促水電發揮可再生能源的主體作用,將風電作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新生力量,將太陽能作為后續潛力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產業,同時推動生物質能多元化發展。

  長江證券分析師劉元瑞認為,《“十二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中關于光伏發方面,提到的10GW的光伏發電裝機總量目標便基本確定。此前,國家發改委能源所副所長李俊峰曾表示,到2010年,國內光伏發電裝機總量將大幅上調到10GW。目前,我國光伏產品95%以上銷往海外,易受主要進口過光伏補貼政策影響,例如,近期受光伏產品主要進口國意大利光伏補貼政策影響,國內光伏市場出現了高庫存、低出貨、低價格的被動局面。因此,盡快通過扶持政策加速國內光伏發電市場發展成為業內共識。

  據了解,由于國內光伏市場目前主要依靠政策引導,因此,“十二五”光伏發電裝機總量目標,對上游的多晶硅、下游的光伏組件與逆變器等配套行業而言,直接關系到相關行業、企業和產品的市場規模。到“十二五”末,國內光伏發電裝機總量超越10GW預定目標的可能性仍然很大。

  風電問題顯現

  此次“十二五”可再生能源規劃中,風電雖然被放在重要的新生力量,但其實風電在我國發展已經初見規模。

  “目前對于風電的最新發展目標已基本明確,2015年全國風電規劃裝機9000萬千瓦,其中海上風電500萬千瓦,到2020年全國風電規劃裝機1.5億千瓦,其中含海上風電3000萬千瓦。”有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未來出臺的規劃將強調電網輸配能力與風電發展規劃協調發展,在建設風電電源時,必須考慮電網配套建設。”

  目前,風電除了考慮電網配套建設外,還要面臨風電設備行業“價格戰”的苗頭。瑞銀證券董事、股票分析師戴駿表示,經過多年的努力,中國風電設備行業已經逐漸進入全球市場,發展勢頭良好。不過,由于產能嚴重過剩,中國電力設備制造商在國內外隱隱出現了“價格戰”的苗頭,這將在未來對國內的新能源產業造成較大影響。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