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科技 > 正文

10億投資薄膜太陽能電池孚日尋創新突破口

2011-08-21  來源:中國環保網  
[字體: ]

孚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近日發布公告稱,公司投資建設的CIS薄膜太陽能電池組件項目設計產能為60MW,目前第一條30MW生產線經過前期聯動測試和工藝調試,生產的電池組件光電轉化效率平均達到105%,其他各項指標良好,現已正式投產。

孚日投資太陽能電池項目的兩大動力

孚日集團證券部相關人士向本報記者介紹,孚日集團為此次CIS薄膜太陽能電池組件項目投資了近10億元,其中4億元是募集的資金,剩下的6億元是孚日集團的自有資產投資。生產的電池組件光電轉化效率從平均8%9%到現在的105%,一直在上升。孚日集團目前對CIS薄膜太陽電池組件項目的計劃產能是60MW,將分兩批生產線實現,第一條30MW的生產線已經正式投產,待獲得收益之后,第二條30MW的生產線也會投產。之后,孚日集團將擴大此項目的生產規模,爭取產能達到1000MW

“我們投資建設CIS薄膜太陽電池組件項目有一定原因。一是受2007年和2008年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們不得不尋找創新的突破口,降低成本,創造更多的利潤;二是從發展新能源、樹立企業形象的角度來說,CIS薄膜太陽電池組件項目的投產有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孚日集團相關人士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據了解,此次孚日集團的CIS薄膜太陽電池組件項目受到多方關注,尤其是得到濰坊市政府的支持。孚日集團正在申報財政補貼,有望達到1000萬元。“我們當然希望政府給予更多的扶持,如稅收優惠等。”孚日集團相關人士對本報記者說。

針對此事,本報記者試圖聯系濰坊市發改委技術科,不過,沒有得到該部門對孚日集團CIS薄膜太陽電池組件項目的看法。

孚日太陽能電池項目緣何引發關注

作為新能源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2010年光伏產業被國家納入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范圍,并成為“十二五”期間的重點發展產業。

中國光伏產業聯盟相關負責人王先生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介紹,太陽能電池有碲化鎘、銅銦鎵硒、非晶體硅三種。孚日這次投產的薄膜太陽能項目屬于銅銦鎵硒太陽能電池。薄膜太陽能電池的應用前景很廣闊,比如光伏建筑一體化、大規模低成本發電站建設等。

王先生還介紹,與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相比,薄膜太陽能電池有很多優點:一是弱化性好,發電量高,成熟的轉化效率高達16%18%,比普通的晶體硅太陽能電池轉化量高7%10%。二是薄膜太陽能電池的優點是“薄”,可塑性好,可以作柔性襯底。三是薄膜太陽能的生產用料少,可以大面積生產,一次性投產之后可以連續投產。四是薄膜太陽能電池污染少,有利于環境保護。

孚日股份(002083)薄膜太陽能項目投產為何引起關注?王先生認為這主要是因為孚日股份薄膜太陽能項目涉及到銅銦鎵硒這種電池化合物,其沉淀均勻性很難控制,原則上很難大規模生產,再加上銦是比較稀有的化學元素。此外,銅銦鎵硒吸光范圍廣,具有高轉換效率和較低的材料制造成本,被視為未來最有發展潛力的薄膜太陽能電池之一。

中國光伏產業需要多方面“突破”

當前,中國光伏產業的發展正處于加速發展期。

今年5月,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在“第六屆亞洲太陽能光伏工業論壇”上表示,到2015年,國內光伏裝機容量將達到1000萬千瓦;到2020年,光伏裝機容量至少將達到5000萬千瓦。

王先生認為,中國光伏產業的加速發展是可行的。日本核危機事件使太陽能發電被許多國家提至更加重要的位置。中國在“十二五”規劃中也大力提倡發展光伏產業。煤炭發電的平均成本較高,環境污染較重,不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而光伏發電雖然前期投入較多,但其后期成本越來越低,加上環境污染少,未來將會有強勁的發展勢頭。中國計劃到2020年國內光伏裝機容量達到5000萬千瓦,是沒有問題的。

盡管中國光伏產業發展迅速,但畢竟還處于起步階段。在王先生看來,光伏產業面臨的困境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中國光伏產業對外依賴程度高,光伏產品長期依賴出口。二是由于就業壓力和貿易保護政策,國外的市場環境對中國光伏產業的發展是有限制的。三是標準不統一,比如韓國、意大利等國家對光伏產業準入的標準是不一樣的。中國光伏產業標準只有與國際接軌,才有利于自身的長遠發展。

為了促進光伏產業的發展,中國已經采取了太陽能屋頂計劃、太陽能人才培訓計劃等措施。

“這些措施是好的,但還處于起步階段,現階段想發揮它們的功效還不太現實。總體來看,中國光伏產業應用設備的標準不統一,還需要不斷完善。”王先生說。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