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云計算技術的廣泛應用,國內彩電業在智能電視的基礎上紛紛推出升級產品“云電視”。從看電視、用電視到玩電視,視聽產業迎來新一輪變革期。
2011首屆云視聽產業高峰論壇31日在北京發布《2011云視聽終端消費趨勢調查報告》。報告指出,國內彩電品牌和外資品牌發展云智能產品的策略存在較大差異,國內品牌一擁而上,而外資品牌則較為謹慎。
調查顯示,目前在中國市場率先推出云視聽產品的企業有海信、康佳、TCL、創維、海爾、樂視TV等眾多知名品牌,但除三星電子外,多數外資彩電品牌尚未推出相關云視聽產品。
報告顯示,“智能”“云視聽”等概念已經成為國內彩電企業的主打營銷概念,而外資品牌仍以“優畫質”“3D電視”等作為主打概念。
由于投入力度大、成本控制良好,在云視聽產業先行一步的國內品牌在產品性價比方面具有更大優勢。然而,已有的云視聽產品還遠遠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接受調查的多數消費者期待更好的產品體驗,三星、索尼等外資品牌受到消費者的期待。
報告指出,國內各彩電品牌推出的云電視產品雖引發不小的轟動,但銷售數據與智能電視仍差距較大。目前,國內云視聽終端市場存在消費者認可度低、跟進企業少、云電視概念模糊、缺乏統一標準、應用程序匱乏等問題。大多數云電視應用是從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中移植而來,專門根據電視用戶特點設計的產品很少且吸引力不夠。
報告研究員梁靚建議,在產品定位方面,彩電行業應杜絕概念炒作,形成統一云視聽產品標準和兼容性強的云服務平臺。云視聽產業的發展不僅需要彩電終端企業的加入,還需要電信、IT、廣播電視運營商、內容制作商等多方面的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