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科技 > 正文

北京高校引進“炒菜機器人”“會發電電梯”

2013-10-06  來源:新華網北京頻道
[字體: ]

  “炒菜機器人”“會發電電梯”、太陽能發電樓……在北京一些高校,節能減排已化為師生們的實際行動。

    在北京交通大學學生活動中心樓食堂的一層,魚香肉絲、酸辣白菜等菜肴冒著香氣,吸引了不少學生,可很多人不知道這些菜都是“炒菜機器人”炒出來的。機器人長著一個大圓筒“肚子”,食材被它“吃”進肚子,360度翻轉烹炒,炒菜完畢后,只需輕輕翻一個“跟頭”,炒好的菜就出鍋了。

    據食堂師傅介紹,這兩臺機器人一次能炒16斤菜。機器人旁邊有一個裝有開關、小電子屏的柜子,儲存了99道菜的火候、炒菜順序等程序。

    今年4月,北交大引進了這兩臺節能“炒菜機器人”。據初步統計,與普通灶臺相比,機器人“大廚”可節省水和燃氣一半左右,油煙排放量減少八成以上。北交大目前所有食堂的灶具都已更換成節能灶具。小鍋、大鍋和蒸灶的節能效率分別在50%、22%和28%。

    電梯運行需要耗電,但在北交大,分布于各教學樓的40部電梯卻能在運行的同時發電。學校引入了電梯“能量反饋系統”,即電梯上行時耗電,下行時將電梯處于高處的勢能轉變為電能,為電梯的電機運行進行供電,每年“發電量”約60萬千瓦時。全校共有100部電梯,目前已有40部安裝了能量反饋系統,多數安裝在高層的教學樓和學生公寓樓。經測算,按照每天運行4個小時計算,節電率為30%左右,一臺電梯一年能省電8422.7千瓦時。

    走進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樓,這里沒有中央空調送風口。原來,天花板的隔層里鋪設了管路,里面有水在不停地循環流動,夏天帶走熱氣,冬天又能補充熱量,有效調節了樓內的小氣候。

    據了解,環境學院樓集成應用了自然通風、自然采光、低能耗圍護結構、太陽能發電等先進技術、材料和裝備。以太陽能發電為例,大樓安裝了400多塊太陽能發電板,在晴天可隨時發電供樓內辦公、教學、科研使用,在未全部投入使用的情況下,每年就能發電10多萬千瓦時。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