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幕式上的煙花表演。
昨晚,盡管下雨,但開幕式開始時燃放的煙花效果絲毫沒打折扣。“青奧笑臉”、“笑臉變紅心”等圖案不斷呈現。記者了解到,這些煙花不僅視覺效果 一流,在環保指數上更是達到了領先水平。負責青奧會煙花燃放的專家組組長,南京理工大學潘功配教授在青奧會開幕式結束后接受了記者的采訪,揭秘了“微煙環 保煙花”的幕后故事。奧運會后又被青奧選中
“煙花不僅美麗,確實環保潔凈,沒有氣味和煙霧。記得當年我看過全運會開幕式,濃煙彌漫,氣味刺鼻,退場后很久還不散,那時我只想著盡快逃離。 感謝你們的智慧和付出。”青奧會開幕式剛一結束,南京理工大學的潘功配教授陸續收到同事們發來的祝賀短信。此時,作為本次青奧會煙花燃放專家組組長,潘功 配教授心里的第一塊石頭才落了地。
“我們南京理工大學早在1953年哈軍工時就開設了煙火專業,當時是國內唯一一所開設此專業的大學,這大概也是我們能被北京奧組委和青奧會等選中的原因之一。”潘功配說。
擔任此次青奧會焰火燃放的是瀏陽象形精品煙花廠,作為國內的煙火專家,潘教授課題組2004年就開始和煙花之鄉瀏陽市人民政府簽訂了“瀏陽花炮 科技開發”長期合作協議,多年來與瀏陽煙花科技工作者共同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不僅成功將“錦冠”、“笑臉”等創新型焰火放在北京奧運會的上空,同樣也在南 京的第二屆青奧會的空中綻放出進一步創新的安全環保的“笑臉變紅心”、“土星環”等新的花色品種。
嘗試用納米、稀土材料
青奧會上用的焰火不僅在美觀上要突破以前,并且保證更加環保和100%的安全。還要在標準上完全達到國家環境監測的要求。從原材料的選擇,到整個配方和工藝上,潘功配教授與瀏陽花炮企業都下了很多功夫。
在研發初期,他們就制定了一個目標,就是在青奧會焰火全面采用環保新材料。新材料的應用突出的是安全環保。近年來,國內煙花科技工作者已開發研 究出了不少經濟適用和安全環保的新材料。既增強了煙花制品的安全性,又提高了發光星體的著火率、燃燒性以及亮度和色度。納米材料、稀土材料以及記憶合金和 芯片技術他們都嘗試用于青奧會焰火燃放。
“本次青奧會,焰火產品設計宗旨確保安全、體現環保、展現創新,要讓焰火的色彩更為逼真、艷麗,釋放出來的效果就像舞臺燈光的色彩轉換一般。” 潘功配介紹說,但僅僅是好看還不夠,他們還與計算機專家合作,讓這些焰火彈具有“思想”,它們知道什么時候發射,在什么高度炸開。
昨晚的煙花幾乎“無煙”以前煙花燃放時煙霧量較大。煙花爆竹的煙霧不僅污染環境也影響光、色及其觀賞效果。所以制環保型煙花首要的是要研發出微煙/無煙的環保型藥劑。
“幾年前,我們采用軍用單基藥(硝化棉)和雙基藥(即硝化棉與硝化甘油)原材料為配方時,研究出的煙花燃燒效果是微煙/無煙的。由此看來,實現 煙花燃放與環境友好第一步工作可從解決微煙/無煙化研究入手,這是實現煙花燃放與環境友好的有效技術途徑。”潘功配說,研究顯示,和傳統煙花相比,環保煙 花產生的煙霧量大約可以下降70%—80%。在此基礎上,環保煙花又將傳統煙花的紙張包裝替換成環保材料,并嚴格限制火藥使用量等,燃放污染就會大幅減 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