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一枚指甲蓋大小的萬能芯片,只要經過軟件改寫和編程,就能在高精尖醫療設備、工廠里的大型工業控制儀器、絢麗的巨型顯示屏驅動等不同的行業系統中靈活“跨界”,充當其“大腦”。這,就是日前中關村企業成功研發的我國首枚自主研發的高性能萬能芯片的神奇所在。
據了解,“萬能芯片”因其適用領域廣泛、研制門檻高而成為芯片界“武林高手”們爭相比拼的重鎮。在不改變芯片本身硬件組成的情況下,“萬能芯片”可以反復使用,根據市場變化進行改寫和編程,滿足不同行業、不同客戶的定制性需求。
幾年前,中關村明星企業京微雅格科技有限公司曾成功研制出國內首枚自主研發的萬能芯片,而該公司此次宣告問世的首枚高性能萬能芯片,其數據處理 的性能比前者翻了好幾番。以醫療器械行業為例,入門級萬能芯片能夠用在便攜式血壓計等小型設備上,而高性能萬能芯片已經可以在CT機這樣高數據處理需求的 龐然大物上發揮關鍵作用。
萬能芯片研發究竟難在哪里?研制方、京微雅格創始人劉明表示,一枚萬能芯片由存儲器、處理單元、功能模塊和軟件等多個部分組成,相比性能一般的 萬能芯片,研發一枚高性能的萬能芯片絕不僅僅是把芯片的每個組成部分簡單拼接后就能完成。只有每部分都采用主流市場上最先進的配置,才能合力拼出一個能力 超強的“變形金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