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論文 > 正文

新研究發現二氧化碳減排有助防止干旱

2011-03-31  來源: 中國環保網
[字體: ]
  據《科學日報》報道,最近的一項氣候模型研究發現,減少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可在短期內為地球創造一個更加濕潤的氣候。

  該研究是由卡內基全球生態科學家曹龍(Long Cao,音譯)和肯?卡德拉(Ken Caldeira)完成的,對于理解大氣二氧化碳濃度降低時氣候更加濕潤的現象,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解釋。

  研究刊登在3月24日的《地球物理研究快報》網絡版刊上。文中指出,減少二氧化碳濃度將有助于防止由全球變暖引起的干旱。降水增加是源于大氣中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的吸熱特性。二氧化碳氣體將熱能聚集在大氣層中部,而較高處的熱空氣阻止了空氣的上升運動,從而阻礙雷暴和降雨的形成。因此,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升高將抑制降水。同理可推,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降低將有利于增加降水。

  該研究結果還表明,減少大氣中抑制降水形成的二氧化碳濃度將有利于增加全球降水。這一發現十分重要,因為科學家們擔心未受遏制的全球變暖將導致已經干旱的地區變得更加干旱(全球變暖也可能導致濕潤地區更加濕潤)。

  “氣候將一方面變得更加干旱,同時一方面也將變得更加濕潤。”卡德拉說,“利用地球工程技術反射太陽光到外太空的冷卻地球的做法,將無法導致類似的濕度變化。”

  研究顯示,在溫室氣體明顯影響地球溫度之前,二氧化碳就會快速地影響大氣結構,導致降水的快速變化,同時也將影響地球氣候的許多其他方面。這些結果對于理解二氧化碳引發的氣候變化影響,以及減少大氣二氧化碳濃度的潛在影響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氧化碳對降水的直接影響發生的十分迅速。”曹龍說。“如果我們能在現在就減少二氧化碳,我們可以在一年內就看到降水的增加。但是,冷卻地球氣候將需要幾十年的時間。”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