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論文 > 正文

研究稱飛機尾跡可加劇全球變暖

2011-04-02  來源: 中國環保網  
[字體: ]
 
圖片說明:一架飛機劃過天空時形成的白色拉煙。

 
  一項最新研究顯示,相比自1903年萊特兄弟首飛以來所有飛機排放的二氧化碳的致暖程度,天空中縱橫交錯的飛機凝結尾跡在一天里給地球造成的暖化效應可能還要嚴重。

  研究指出,凝結尾跡,即噴氣式飛機后面產生的蒸氣“白煙”,在消散的過程中具有巨大的連鎖效應,會加劇高空吸熱卷云的形成。

  路透社稱,這一發現可能幫助各國政府解決飛機的溫室氣體排放問題,或者有助于設計出新的發動機來排出水滴或冰降落到地上,從而限制蒸氣的產生。

  這項研究來自德國航空航天中心的專家,發表在《自然—氣候變化》上。研究預測,凝結尾跡和與之相關的卷云造成的地球凈暖化效應在任一時間都達到了每平方米31毫瓦,多于百年來航空業累計二氧化碳排放的暖化效應,后者每平方米為28毫瓦。一毫瓦等于千分之一瓦。現在,每年化石燃料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有3%來自于航空排放。

  但有一個關鍵的區別是,二氧化碳會在大氣中逗留幾十年,而一旦航班降落,凝結尾跡造成的變暖很快就會結束。

  “你可以很快就消除凝結尾跡。你卻無法很快擺脫二氧化碳。”論文首要作者、德國航空航天中心的烏爾利克·伯克哈迪特(Ulrike Burkhardt)說。

  蒸氣“白線”以及與之相關的卷云會阻礙地球表面熱輻射的散發,但它們同時也具有遮蔽陽光進而減緩氣候變暖的微小反作用。在歐洲部分地區和美國東部,凝結尾跡尤其密集。

  “這是在建模和理解凝結尾跡方面的一個突破。”來自英國氣象局哈德利中心、在《自然》雜志上就此發表相關文章的奧利維爾·布歇(Olivier Boucher)說。

  他表示,這一發現可能導致空中交通管制變革,比如調整飛機的飛行航線,使之遠離空氣濕度高、有利于形成卷云的空域。

  但問題是,減少凝結尾跡帶來的好處可能會被航線延長造成的高燃料消耗所抵消。

  他還表示,這可能引發一種新型的發動機概念,力求在水蒸汽離開發動機之前使其中的一部分凝結,這種冷凝水可以大顆冰晶或水滴的形式迅速穿越大氣層降落下來。

  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氣候科學家估計,燃料在高空中燃燒對氣候的危害幾乎是其在地面上使用時的兩倍。布歇說,這項研究可能會使這一估計值略有提高,因為其潛在的影響增加了。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