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5日)上午,市政府在最新一期的政府公報中發出“北京市第四批地下文物埋藏區的通知”,包括東城永定門外、海淀雙塔、大興亦莊、石景山古城等在內的共計20個地下文物埋藏區被首次公布。
此次公布的地下文物埋藏區一共涉及東城、海淀、石景山、大興、房山、平谷、順義、通州、密云、昌平和延慶11個區縣。
在同時公布的一份說明中,記者看到,東城區永定門外248.7公頃的范圍被劃定為地下文物埋藏區。這一范圍的東界為景泰路,西界為馬家堡路,向北直達南二環,而向南則觸到革新南路、沙子口路、劉家窯路一帶。這個區域,對于研究唐幽州城與北京南城地區歷史沿革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從新中國成立以來,就曾經發掘出來過較多數量的戰國、唐、明清時期墓葬,出土過戰國銅劍、銅鏡、印章等珍貴文物。
海淀雙塔地下文物埋藏區主要位于海淀區雙塔村北邊,占地面積僅為21公頃。在這個區域的地表,曾經發現過漢代墓磚以及遼、金時期的瓷片。因此,對研究遼、金時期的歷史極為重要。
石景山古城地下文物埋藏區則處在石景山古城村27.07公頃的范圍內。20世紀60年代在這里清理數座唐代墓葬的時候,還發現過戰國時期的陶片遺存。
大興青云店是此次公布的地下文物埋藏區中面積最大的一片,占地面積達到了3480.1公頃,是一片較為集中的墓葬分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