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發布了《北京市“十二五”時期工業布局規劃》。“十二五”期間,本市國家級產業園區、市級經濟開發區、新興重點產業基地工業占全市工業總產值比重需達到80%以上。到2015年,全市工業用地產出效率,達到60億元/平方公里左右。
為保證工業用地的效率,本市“十二五”期間將加強土地出讓、轉讓后開發利用監管的力度,探索產業用地開發保證金制度及“二次發證”制度,防止土地的低效利用。針對現有存量低效利用的產業用地,建立退出獎勵機制。
根據規劃,本市將以重點產業園區為主要載體,進一步促進產業向園區集聚、向新城集中,最終形成“三級載體支撐、四區一帶布局”的產業發展格局。
“四區”,指的是北部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策源地、南部高端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新區、東部制造業與服務業融合發展示范區和西部傳統工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四大重點產業功能區;“一帶”指的是發展生態涵養區綠色產業發展帶。
“三級載體支撐”則是以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為核心,構建以國家級重點產業園區(基地)、市級開發區與新興重點產業基地、鎮村產業基地三級支撐的產業發展空間,形成功能協同有序的空間承載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