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為每一個孩子提供適合的教育”?在海淀,根據學生特點量身打造的“個性化教育”正在悄然興起。全區有22所小學成為個性化教育課題研究的實驗校。隨著實驗的推進,“優質輕負、個性化成長”的美好教育意愿正在海淀教育科研實踐中逐步展現。
個性化教育本質是基于學生個性特點,尊重學生個性差異,強調通過為學生提供符合個性需要的學習指導,提供多種教學方式和多樣化的教育資源,使不同天賦的學生充分發展自己的個性才能,各有發展。
在不久前舉行的海淀區個性化教育課題研討會上,永豐中心小學展示了本校3至6年級的10節常態研究課,涉及語數英、美術、體育、計算機等不同門類。老師以清新而富有啟發性的語言、扎實有效的教學基本功,喚醒孩子們的學習主動性和創造性,老師教得輕松,孩子學得愉悅。首都師范大學基礎教育發展研究院李延林教授稱贊道:“這樣的課堂讓學生有了思維的空間”。
一年來,海淀區針對個性化教學方式、個性化學習方式、個性化課程體系、個性化管理評價等維度進行了有效探究,實踐了“一生一案”、“一課一品”、“一師一家”和“無邊界課堂”等個性化教育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