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低齡化已成趨勢——是理性選擇還是盲目跟風?
11月新一輪海外留學申請高峰到來。經歷了10月“留學展會熱”的喧囂,不少學生已經開始積極備戰出國留學的“征程”。記者通過采訪多場展會發現,留學低齡化已成為一個明顯趨勢。業內人士提示家長,在子女留學問題上一定要理性考慮,選擇留學中介更需慎之又慎。
留學展會全年熱度不減 低齡化明顯
記者在10月份舉行的“世界名校招生博覽會”會展現場看到,前來咨詢的人擠滿了展廳。為了應對低齡學生的增加,此次展會還特別開設了“高中專區”,一些英國、美國私立高中,預科聯盟、語言培訓機構的代表一字排開,接受家長咨詢。
“給孩子減壓,就要給大人加壓了。”北京一所重點中學學生家長劉女士說,孩子才讀初二,已經天天熬夜學習,以后高考怕是會更辛苦,所以打算送孩子出國讀高中,直接申請外國大學。“先預科,再高中。算下來,一年花費要23萬元,讀下來要100多萬元。”
另一位家長說,展會信息豐富,但是太多了,讓人看得眼花繚亂。自己參加了其中兩個教育展,咨詢了初中申請高中、高中生直接申請美國社區學院等各種資料,一家人回到家里研究半天,還是拿不定主意,準備寒假期間出國“考察”一下再說。
和中留學中心咨詢部經理寧小婷介紹,今年留學勢頭保持上漲態勢,低齡化趨勢進一步明顯。越來越多的中產家庭將孩子留學納入日程,大大增加了預備出國人員的基數。在該咨詢中心出國的留學人員中,高中階段出國數量以每年15%的速度遞增。
記者從北京多家知名留學中介機構了解到,帶動低齡留學熱潮的不僅僅是那些面臨著人生抉擇的學生,很多年齡更小的學生和他們的家長都在未雨綢繆。春節期間實行類似計劃的家庭不在少數,和此有關的親子營、夏令營或名校游盡管價格不菲,但是火爆程度超乎想象。
北京新東方前途留學咨詢主管孫寧寧說,她曾辦理多位小朋友到新加坡讀幼兒園,無一例外的是是父親或母親陪讀。而愛迪留學美國部顧問陳美任則表示,自己遇到的最小客戶剛滿3歲,父母牽著她的小手過來咨詢。
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公布的《2011中國出國留學趨勢報告》顯示,目前中國高中生出境學習人數占總留學人數的22.6%。據了解,除了國內優質教育資源不足外,家庭經濟實力逐漸增強、就業形勢日趨嚴峻等原因,都致使留學低齡化傾向呈現不可逆轉之勢。
學生家長重投資缺規劃 盲目跟風不鮮見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對國外教育體制抱有高預期的家長不在少數,少部分家長覺得留學很有面子,同時覺得自己的經濟條件還可以,希望早點讓孩子出去學習或生活從而辦理移民,于是將自己的意愿強加于孩子。而很多孩子心智并未成熟,對于出國讀書處于懵懵懂懂的狀態之中。
說起孩子留學的事,山西太原的張先生后悔不已。張先生的兒子是初二去的英國,本以為在全新的環境里,學業進步會很快。沒想到在預科學校里,接觸的都是各國素質不太高的留學生,每天逛街、玩車,稀里糊涂地就高中畢業了。后來申請不到大學,只好回國。“從初二出國,到上完高中這四年,光學費就150萬元人民幣。經濟損失不說,孩子的前途還耽誤了,回來后工作也不好找,他自己也很有失敗感。”張先生懊惱地說。
北京留學行業協會會長桑澎認為,在基礎教育階段,國內外教育體制與方法差別很大,去國外讀中學有一定風險。對于未成年的中學生來說,除了要面對獨立生活的挑戰,其價值觀、世界觀、道德觀的形成都會受到很大影響,選擇要更加慎重。
正在英國讀大三的小熊是16歲來英國的,因為從小專門訓練英語,她在英國適應得比較快。而和她一起來的五個同學中,兩個都因為考不上大學而要重讀。“我的一個朋友,在預科時想也沒想就讀了文科,但是大學卻又改選了一個理科專業,結果跟不上進度,只好休學了。”
孫寧寧告訴記者,“不少學生對留學根本沒有想法和規劃,都是父母在背后進行操作,他們設計的路線多半不適合孩子。”她建議家長們在孩子留學問題上不要盲目跟風,否則無異于拔苗助長,浪費孩子的時間不說,對于孩子的成長和發展也沒有好處。
巨大商機背后陷阱增多 中介選擇需理性
據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秘書長姜波介紹,目前很大一部分出國留學人員主要是通過中介辦理留學事宜。留學需求的爆發式增長也孕育出了巨大的商機。近年來,國內留學中介機構數量迅猛增長,中介的服務水平良莠不齊,這就導致了留學中介服務糾紛大量出現。
北京市海淀區法院東升法庭副庭長方巖介紹,作為一個基層法庭,該庭近三、四年每年受理的留學糾紛案件均超過10件,“以前受理的案件主要是因為中介不具備資質,而近年來的一個趨勢則是因中介服務合同條款引發的糾紛越來越多。”
據了解,留學中介和客戶簽署的合同一般分兩種,教育部統一制定的示范性合同和中介自擬的格式合同。據方巖介紹,在他們受理的留學中介服務糾紛案件中,大部分都是中介自擬合同,這也造成一些中介在合同條款上“做文章”或是利用格式條款迫使客戶接受一些不公平的合同條件。
業內人士提示打算送孩子出國留學的家長,在選擇留學中介時,應查驗其是否具有教育部頒發的“自費出國留學中介機構資格認定書”,以及當地工商管理部門頒發的允許其開展自費出國留學中介業務的“營業執照”,并核對其核心資質狀況。同時,要通過正規渠道了解擬留學院校的資質情況,應查看駐外使領館對該院校的認證文件,了解中介服務機構是否與該院校簽署了合作意向書或協議,以及該合作意向書或協議是否報經當地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行政部門確認。
審理過多起留學服務糾紛案件的方巖提示廣大家長,在和中介接洽過程中,要盡量把所有事情落到紙面上,以便事后維權。在與中介簽署出國留學服務合同時,除了要將涉及雙方利益的核心內容寫入合同外,還應注意中介的署名是否與其“資格認定書”上的名稱相符;繳付有關費用時,應索要有效發票或蓋有企業財務專用章的收據,以避免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