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網上報名將于今日22時結束。現場確認時間為11月10至14日。雖然目前尚未公布準確的報考人數,但考研的人總是和國考的人一樣在逐年增多。為什么考研?是為了追求學術夢想?是為了拿個更高的文憑找份更好的工作?還是為了逃避就業壓力?
考研或就業,原本是大學本科畢業生所面臨的一個簡單選擇,但在巨大的就業壓力和復雜的社會背景下,卻成了兩難的選擇。是否考研的背后是一個讓諸多畢業生為難的就業困局。
與那些考研目的明確,有明確的考研以及未來職業規劃的學生相比,那些因為所學科目的限制而無奈“被考研”的學生尤其值得“被關注”。
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上半年的就業統計顯示,基礎學科畢業生的就業率遠低于畢業生的總體就業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所發表的《中國人力資源服務業白皮書》中,專門就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提到,女性、基礎性學科、非重點高校,是就業難的三個群體。
中國的大學教育,從教育理念到課程設置上,缺少就業目的與職業中心意識。大量基礎學科,比如數理化、文史哲,本來就不是實用性和技能專業,并不能直接讓學生獲得就業能力。這些課程的功能,主要就是為了學生進一步學習其他實用性科目提供教育基礎。但我們依舊將這些基礎課程當作最終學習目標來提供。所以很多學生認為“上了四年大學,結果沒用”。
雖然很多基礎性學科的畢業生選擇了考研,但他們也非常明白,考研只是權宜之計,只能暫時逃避就業,三年碩士畢業以后,或者等到六年之后博士畢業,依舊還要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因此,很多考研的學生采取“一不做二不休”的做法,放棄已經學了四年的專業,轉而投奔那些相比之下就業更容易一點的應用學科。
與此同時也有很多人另辟蹊徑,大學畢業后不選擇研究生,而是選擇新興的“學士后”。在考研大軍日夜奮戰,泡在圖書館、熬在自習室、窩在寢室里的時候,有一些同樣面臨大學畢業的人也在忙碌著,不同的是,他們只要參加不到半年的短期努力學習,就可以獲得相當于其他人在工作單位1-2年甚至更多的工作經驗。
學士后不是學歷教育,而是北大青鳥(www.bjaccpedu.com )為大學生提供的職業培訓,能讓大學生學到更實用的東西,保障大學生解決就業難題。當前社會,用人較多的中小企業招聘則趨于務實,且越來越注意控制用人成本。隨著用人觀念從“學歷型”向“能力型”轉變,越來越多的企業不再盲目追求“人才高消費”,而是在適當的位置用適當的人。在一些方面,本科生和擁有一技之長的高職生更符合企業的用人需求。
北大青鳥中關村校區作為北京市首批開設“學士后”課程的校區之一,經過近一年的發展,學士后產品已經逐漸完善。目前提供JAVA、.NET、Android等方向的職業技能培訓,大學生選擇其中一個方向后,經過半年的培訓,可以學到真正實用的知識,目前已經有大批學員完成學士后培訓并在學校的推薦下找到滿意的工作。
從北大青鳥中關村校區學士后就業數據顯示,目前學習學士后課程并成功就業的學員并均薪資在5000元。與之相比,有很多碩士畢業生雖然擁有看似光鮮的碩士學位和研究生學歷,但招聘會上,也成為實實在在的“弱勢群體”,高薪工作難以勝任,低薪工作難以適用,在人才市場中處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地位。
大學快畢業了,為了前途要主動出擊,不要讓自己的盲目隨流成為“被考研”的那一批,選擇中關村北大青鳥“學士后”,給你一個兩全齊美的美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