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影響畢業生自由就業的人事檔案問題,市人社局昨天宣布,本市出臺《關于北京生源大中專畢業生離校后就業服務及人事檔案接收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對畢業生就業報到、流動、檔案接轉過程中的辦事手續進行了大幅度簡化。新政明確,北京生源畢業生除到事業單位就業外,不再統一要求辦理轉正定級手續。
新政規定,離校后未就業北京生源大中專畢業生,由家庭戶籍所在區縣政府所屬人力資源公共服務機構負責保管檔案,畢業之日起到初次就業前免收檔案管理費,同時提供就業援助服務。調整工作的不再辦理調整改派手續,見習期后也不再統一要求辦理轉正定級手續。
離校后未就業北京生源大中專畢業生,可按照本市有關規定,到街道、鄉鎮社保所辦理失業登記手續,享受相應的優惠政策。實現就業的,分別按照用人單位有關招錄招用手續或靈活就業、自主創業手續辦理就業及檔案接轉。
北京生源大中專畢業生畢業時選擇在京外地區初次就業,《就業報到證》簽署至京外地區,戶口仍保留在北京市,需回到北京市企業就業,或需本市提供就業援助服務的,可辦理檔案回京接轉手續,并可在本市自由流動。
■馬上就訪
簡化手續促畢業生就業
市人社局大中專畢業生就業處處長盧琳稱,這次新政主要是解決近年來大學生就業、再就業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實際問題。
盧琳表示,見習期制度是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制度,畢業生就業后要有一年見習期,結束后要寫見習報告,填轉正定級表,之后開始計算參加工作時間。而實行雙向選擇和自主擇業后的就業環境和計劃分配體制下的政策不同,見習和轉正定級已無太大意義。
考慮到一些體制機制和政策已不太適合當今人員就業流動性大等現實情況,有關部門出臺新政以解決和消除學生就業中遇到的部分障礙。
盧琳介紹,因大學生畢業后的“報到證”在核定學生身份、學歷及上網查詢其畢業地、畢業時間等畢業信息方面還有不少作用,因此有關部門尚未取消其作用,但其作用也在逐步弱化。
據了解,報到證和人事檔案將關系到畢業生的戶口遷移、檔案托管、工作時間認定等諸多問題。由于歷年都有不少畢業生忽略了這一問題,離校之后沒有辦理報到或檔案轉移手續。而畢業生參加工作的時間是以報到時間為準的,所以不辦報到就會導致自己將來的工齡、職稱、待遇等受到影響。
■目標
明年本地生力保95%就業
市人社局透露,截至9月底,北京生源高校畢業生已就業9.4萬人,就業率達95.9%,提前達到北京生源高校畢業生就業率95%的預期目標。當前,北京生源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進一步達到了96.1%。
去年本地生源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達97.6%,預計到本月底,這一就業率將不低于去年底水平。
明年,預計全國高校共有北京生源畢業生9.6萬人,同比減少0.2萬人,預計理工類供不應求、文史經管類供過于求,高學歷、研發型人才相對短缺,畢業生就業觀念有待改變,“有業不就”的現象比較普遍。
市人社局方面透露,明年,本市將確保實現北京生源畢業生就業率不低于95%的目標。
■服務
首推研究生就業服務月
昨天,本市首場研究生專場招聘會在畢業生就業服務中心舉行,拉開全市首個研究生就業服務月的序幕。
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奔馳汽車有限公司等近40家用人單位提供崗位516個,截至招聘會結束,有385名畢業生與用人單位初步達成就業意向。
招聘會崗位涵蓋機械制造及自動化、電力電子、計算機、金融財會、市場營銷、車輛工程等多個專業。據了解,參會畢業生1300人次。
11月23日-12月22日,市人社局首次全市范圍內主辦“2012年北京地區畢業研究生就業服務月”活動,全市將舉辦現場招聘會近40場,以促進2012年北京地區畢業研究生就業。
此前,本市組織開展了“北京市2011年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月活動”等系列活動,向畢業生提供7萬余個就業崗位。
轉正非事業單位無需辦定級
【新政】
北京生源大中專畢業生除進入事業單位就業以外,不再統一要求填寫《畢業生見習期考核鑒定表》,不再統一要求辦理轉正定級手續。畢業生工作變動時,《畢業生見習期考核鑒定表》和轉正定級手續不再作為人事檔案接轉的必備材料。
【解讀】市人社局介紹,國家在上世紀60年代出臺規定,要求大學生畢業后統一辦理轉正定級手續。而在市場經濟時代,大學生畢業后需通過市場自主擇業,這利于大學生的就業。
在計劃經濟年代,大學畢業生屬國家干部,所以就業后需辦理轉正定級手續,以確定大學生就業后的身份,也就是確定其行政級別,F在,畢業生就業后如進入機關、事業單位,仍需辦理轉正定級手續,也就是確定其行政級別和工資級別。如果到企業工作,被聘用后受勞動法管理,就只涉及轉正問題,而不再涉及定級問題。此外,畢業生后進入政府機關成為公務員,將受公務員法管理,也不需再統一辦理轉正定級手續了。加之現在勞動者就業后的流動性更強,一次轉正定級也很難再決定一個勞動者終身的職業身份了。
為此,不再統一要求辦理轉正定級手續已經很有必要。
另據介紹,根據現行規定,因一些事業單位職工進行職稱評定時還須用到《畢業生見習期考核鑒定表》,所以今后北京生源畢業生到事業單位就業,還需統一填寫《畢業生見習期考核鑒定表》。
據了解,相關事業單位主要是一些醫療、教育和科研等專業性較強的單位。
社保繳費年限與工齡一塊算
【新政】
高校畢業生從企業、社會團體到機關事業單位就業的,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年限合并計算為工齡。為畢業生自主擇業、自由流動營造了良好的環境。
【解讀】勞動者在企業、社會團體就業后,即需要繳納社會保險,其工作年限也就是“繳費年限”。而在機關事業單位就業的,無需繳納社會保險,其工作年限也就是“工齡”。
過去,由企業、社會團體到機關、事業單位就業的,在認定工齡時,除了社保繳費記錄,還要同時參考辦理就業報到、改派和轉正定級等手續的時間。由于現在各用人單位(特別是非公經濟企業)用人機制靈活,沒有及時辦理就業報到、改派、轉正定級的情況比較常見。
新政的主要意義在于,以后高校畢業生從企業、社會團體到機關事業單位就業的,其工齡認定一律以社保繳費期限為準,不再受辦理初次就業、改派等手續時間的制約,避免了因未及時辦理相關就業手續影響工齡的情況。
跳槽檔案手續缺失不需補辦
【新政】
往屆北京生源畢業生人事檔案中就業或調整單位手續缺失的,不需補辦手續,按照個人檔案中記載的有關招錄招用手續及社會保險繳納記錄認定參加工作時間。
【解讀】市人社局稱,目前從業者的流動性比較強,有些人幾年就會跳槽幾次。而根據過去規定,工作變動后檔案轉調時,每次都應該檢查相關人員在《就業報到證》上簽注就業或調整手續的工作。但頻繁跳槽,很可能會造成一些表格的缺失或者遺失,使得一些人檔案的正常流動受到影響。
新政規定今后相關人員就業后檔案轉調時,不再統一要求檢查相關手續。也就是說,往屆北京生源畢業生人事檔案中就業或調整單位手續缺失的,不需再補辦手續,按照個人檔案中記載的有關招錄招用手續及社會保險繳納記錄認定參加工作時間。這樣方便了相關人員的就業流動。
此外,市人社局強調,新政對于往屆北京生源畢業生和今后的畢業生們都適用。
不用辦調整改派手續
【新政】
已在京就業北京生源畢業生調整工作的,不再辦理調整改派手續,工作變動時,均按照人員調動程序辦理檔案接轉手續。
【解讀】根據規定,北京生源大中專畢業生離校后,持《就業報到證》到就業單位或家庭戶籍所在地區縣人社局畢業生就業工作部門報到,辦理申報戶口、接轉檔案等相關手續。
離校后未就業的畢業生報到后實現初次就業時,由家庭戶籍所在區縣人社部門在《就業報到證》上一次性簽注就業手續。
市人社部門介紹,在計劃經濟年代,大學生畢業后統一分配,工作流動性小,政策要求已在京就業的北京生源大中專畢業生調整工作的,要在《就業報到證》上簽注調整意見的手續。而此前出現過一些畢業生因遺失《就業報到證》等原因而無法辦理有關手續的問題。而目前各行各業的人員流動性普遍較大,為了方便勞動者的流動就業,簡化相關辦事手續,有關部門考慮到相關因素調整了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