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工業和信息化部今天(24日)舉行中國工業經濟運行秋季報告新聞發布會,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負責人和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的有關專家將就“抓住有利時機,加快工業結構調整”為主題介紹今年(2012年)以來全國工業運行形勢,解讀當前工業領域熱點難點問題。
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副局長黃利斌介紹,從國內看,經濟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的運行態勢,但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仍然非常突出。工業經濟面臨著增長動力減弱,要素供給趨緊,通脹壓力持續和企業效益下滑等一系列挑戰。具體而言,首先是經濟增長的需求動力減弱;第二是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加大,受融資環境趨緊、用工成本上升、利率匯率調整、能源原材料價格高位波動、原材料供應緊張等多重因素擠壓,食品經濟面臨的困難也明顯增大;第三是東部地區部分省份生產下行壓力加大,營業水平出現了下滑。
當前工業經濟運行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客觀來分析既有世界經濟不振、外需疲軟的的影響,又有國內資源環境因素強化、結構調整壓力加大的制約。既存在著產業結構不合理、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經濟運行質量不高等長期沒有得到解決的老問題,還面臨著生產經營綜合成本上升、政策調整和市場變化等新情況。
從明年(2012年)來看,工業增速可能會繼續回落到一個適度增長的區間,但是總體仍將運行到平穩較快的情況,穩增長、調結構、轉方式、促融合將成為明年經濟運行的主旋律,工業發展和運行質量將繼續也所改善。
擴大內需的潛力巨大,但制約因素也在增多。要素成本持續上升,企業利潤增幅放緩,部分領域投資壓力比較明顯,一些領域的民間投資障礙仍然存在,投資增幅可能會繼續回落,如汽車、住房、消費可能會延續低速增長,而一些刺激性的消費政策效應也正在逐步減弱。世界下行的風險也在加大,穩定出口任務非常艱巨。同時,經濟運行還面臨一定約束的強化,初步預計到2012年,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將比今年(2011年)低1-2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