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中關村,多數人想到的是高科技。而這種想法未免太過片面。在中關村,每天都有文化創意的火花跳躍。從網絡游戲搜狐暢游,到讓《清明上河圖》動起來的水晶石;從《建國大業》發行制作方華錄百納、數字電視歌華有線,到文化小資青年相聚的豆瓣網、白領熱衷的開心網。中關村的企業將科技與文化完美地結合在一起,讓文化有了支撐力,讓科技有了生命載體,“雙輪驅動”的效應正在一點點釋放出來……
今年前三季度,中關村文化創意產業實現利潤196.8億元、實繳稅費170.2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5.8%和15%,增幅均高于示范區整體。其中德勝園、石景山園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勢頭強勁,前三季度總收入增速超過40%。文化創意類企業更是成為了中關村的支柱產業。
中關村文化創意產業企業融資的5種方式
上市
截至2011年9月底,示范區有百度、搜狐、暢游、完美時空、光線傳媒、歌華有線等80余家文化創意相關領域的上市企業。
債券
2010年11月,石景山區發行了國內首只文化創意中小企業集合票據,聯合發行人為三浦靈狐、超炫廣告、麗貝亞建筑裝飾,總規模為4800萬元。
銀行信貸
北京銀行推出了“創意貸”文化創意金融產品系列。
工商銀行北京分行推出“融慧貸”、“影視通”。
創投
2011年2月,悠易互通獲得總計20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本輪融資由美國橡樹投資(Oak Investment Partners)領投,思偉投資及戈壁基金本輪跟投。
2011年9月,豆瓣完成第三輪5000萬美元的融資,本輪融資投資方為摯信資本、紅杉資本和貝塔斯曼亞洲投資基金。
基金
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每年安排5億元面向社會支持文化創意產業發展。
雍和園已基本完成歌華投融資平臺和北京中關村新媒體版權基金的建設方案,即將進入實際建設階段。
8個新品集中發布
在很多人眼里,文化是一件死去的物件。無論是皮影、剪紙,還是昆曲、古琴,這些物件歷經千百年,式樣花色變化不大,反倒是越老舊越有價值。
但是在第六屆北京國際文博會海淀分會場,僅僅是海淀場館,便準備了8場中關村創意產業創新產品發布會。新、創新、新產品、新技術,和新有關的一切,是這里的代名詞。創新的不斷襲來,讓人覺得時間在這里都變得快了起來。
此次參加中關村創意產業創新產品(技術)發布會的企業有清華紫光、航天數字傳媒有限公司、中科院自動化所、北京聯合綠動科技有限公司、凌聲芯公司、泰圣思信息系統開發(北京)有限公司、北京海潤達物聯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等企業。產品涉及家庭親子機器人、衛星數字出版發行系統、虛擬現實技術、物聯網應用解決方案等。這些新產品、新技術、新標準都代表行業領先水平。
就拿北京數碼視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布的“數碼視訊OTT技術(Over the Top TV)”為例,他們打造了一個超級電視平臺,包含電視彩票技術、2D轉3D電視技術、電視商城技術等數十個三網融合技術。
8個文創集聚區特色鮮明
你知道北京市已經認定的30個文化創意產業重點集聚區中,其中屬于中關村園區的有幾個嗎?答案是8個。其中包括,中關村軟件園、清華科技園、海淀園文化創意產業先導基地、石景山園數字娛樂產業基地、雍和文化創意產業園、電子城創意產業基地(包括798藝術區和正東創意產業園兩個集聚區)和德勝園工業設計創意產業基地。這些園區產業特色明顯,在各自的領域已經開辟出一片藍天。
其中,中關村軟件園已集聚軟件和研發企業170余家,清華科技園以軟件、網絡及計算機服務、設計服務、出版發行、新媒體、動漫網游等產業為主,園區內入駐有搜狐、分眾、同方、紫光、誠志、中文在線、清華大學出版社等國內知名企業,海淀園文化創意產業先導基地,中心區總建筑面積約30萬平方米,已有150余家創意企業進駐基地。同時是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國家網絡游戲動漫產業發展基地和科技部國家數字媒體技術產業化基地。
石景山園數字娛樂產業基地,已有200余家文化創意型企業進駐。雍和文化創意產業園是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國家網絡游戲動漫產業發展基地。以研發、孵育文化創意產品和項目、版權交易為重點,輻射并帶動周邊地區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發展。798文化藝術區總體規劃占地面積50萬平方米,現有約230家文化創意類機構入駐。德勝園工業設計創意產業基地,已入駐文化創意企業40多家。重點發展工業設計產業,如策劃業、包裝設計、視覺平面設計、界面互動多媒體信息設計、廣告設計、服裝設計、游戲動漫創意設計等。
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
業內人士大多認同,文化并不是一個輕松容易的行業。金子般的點子要有,吃苦賣力的活也不可或缺,同時,還需要跨行業跨領域尋求文化的支撐載體,比如電子書行業。即便是最終產品做出來了,也不像房地產商一樣,蓋好的房子只要不拆遷可以天天收房租一本萬利。文化熱潮來得快去得也快,如果文化企業不能持續突破創新,就會被市場無情地迅速淘汰。當年小霸王學習機、文曲星復讀機就是最好的例證。
坐擁中國科技資源最密集之地,中關村的文創企業自然明白個中道理。他們早已一個個找到了自己的發展主戰場。這些行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有著密切關系。
首先是,網絡與無線增值服務業。目前,我國百強網站有20%以上位于中關村。短信服務收入占全國的34%,多媒體短信服務收入占全國的56%,WAP無線接入服務收入占全國的24%。從趨勢上看,基于下一代互聯網和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的新型應用將是中關村網絡與移動增值服務新的增長點,如智能交通、視頻監控、移動定位、在線和移動支付、移動辦公、同步翻譯、健康監測、基于位置的信息服務等。
其次是,網絡出版業。包括多媒體內容的出版、發行、運營和增值服務,同時橫跨互聯網、計算機軟硬件、消費電子等若干領域。北京市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的網絡出版單位有13家,占全國的26%,其中大部分位于中關村。同時國內最為知名的4家網絡出版服務商有3家位于中關村,他們是方正、數圖和超星公司。在網絡出版的數字版權保護、數字內容運營、數字印刷等核心技術研發和產業化上,中關村園區企業也一直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
再次是動漫游戲產業。據統計,我國100多家數字游戲開發商半數以上位于北京。同時,中關村在數字動漫產業的發展上,也擁有資源優勢。國家廣電總局2005年批準的67家動畫節目制作單位中,北京占13家。目前北京地區經批準的電視動畫規劃生產時長占到國內17%。全國9個國家級動畫產業基地中有3個位于中關村區域范圍內。
最后是數字音視頻產業。通過三網(互聯網、移動通信網、數字電視網)融合實現的移動寬帶多媒體有著巨大的市場前景。發展我國移動寬帶多媒體產業所依托的三大自主技術均由中關村企業所創造,即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標準TD-SCDMA、移動多媒體廣播技術CMMB和視音頻編解碼技術AVS。同時,園區在節目制作、芯片設計、發射、傳輸和接收等產業鏈的關鍵環節均聚集了一批優勢企業。
文創已成支柱產業
2010年,中關村文化創意產業總收入3258億元。2011年前三季度,示范區文化創意產業實現總收入2527.3億元,占示范區總收入1/5以上,增速超過20%,對示范區經濟發展起到重要帶動作用。今年前三季度,示范區文化創意產業實現利潤196.8億元、實繳稅費170.2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5.8%和15%,增幅均高于示范區整體。
值得注意的是,文化創意產業創新投入強度高。前三季度,示范區文化創意產業科技活動經費內部支出188.6億元,同比增長15.7%;擁有科技活動人員16.1萬人,同比增長13.9%。從創新投入強度來看,示范區文化創意產業科技經費投入強度(科技活動經費內部支出/總收入)高達7.5%;科技活動人員占從業人員比例超過1/3。在行業屬性上,藝術品交易、文化科技服務領域前三季度總收入同比增長超過40%,成為示范區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亮點。
目前,文創已經成為中關村的支柱產業。僅海淀園就聚集了示范區七成以上的文化創意企業,示范區75%的文化創意企業集中在海淀園,海淀園規模以上文化創意企業達1630家,前三季度實現總收入1900多億元;豐臺園和電子城文化創意企業數過百家,文化創意產業前三季度總收入均超過150億元。德勝園、石景山園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勢頭強勁,前三季度總收入增速超過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