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論文 > 正文

京城便利店數量少關門早分布不均 委員建議全天候

2011-12-07  來源:北京晨報
[字體: ]

   白天的北京購物選擇較為多樣,大商場、小超市隨處可見。但夜色漸深后,京城購物的便利性卻受到挑戰:想加頓餐,方便面吃沒了;急奔廁所,衛生紙用光了;嬰兒哭鬧,奶粉罐見底了……有種種突發需求卻購物無門,令不少市民頗感無奈。經過幾天實地調查,記者發現京城24小時便利店存在關門時間偏早、缺乏品牌連鎖店及分布不均勻三大現狀。市政協委員、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陸杰華建議,應盡快引進或倡導企業多在社區開便利店。市商務委表示,“十二五”期間,將大力推進社區商業便民服務體系建設,用連鎖經營方式改造提升社區內較低端的服務業態形式。

    ■市民反映

    大半夜買不到一包方便面

    市民吳女士經常加班到午夜。她的工作單位在和平里附近,即使是在這個大社區,也享受不到便利的商業設施。“餓得難受,四處找24小時營業的便利店,通常要走很遠的路。”吳女士告訴記者,前幾天晚上下班后想買瓶水,但門口的夫妻店早就關門了,只好跑到和平橋的麥當勞買了一杯可樂,“大冷天連口熱水都喝不上。”吳女士希望單位周邊能多一些品牌的便利店,增加一些即熱即食的食物,“雖然個別小店能買到包子、盒飯,但衛生卻讓人不太放心。”

    即使是社區里有很靠譜的小店,但一到過年過節,社區居民也經常面臨“斷頓”。“平時就在樓下小店買煙和啤酒什么的,”家住石佛營晨光家園的齊先生表示,但一到過年,小區里的幾家小店店主就集體關門回家過年了,買東西十分不方便,“有一天打游戲到深夜,想買包方便面,幾乎跑遍了小區周邊的店,最后還是餓著肚子睡了。”

    ■記者調查

    1

    過零點就打烊

    地點:團結湖

    時間:11月29日0:10

    一過零點,團結湖路兩側的絕大部分店鋪都已經打烊,記者開車從南向北行駛發現,只有一兩家掛著“煙酒超市”招牌的小店還亮著燈,門口擺著“高價回收煙酒、冬蟲夏草”的招牌。在團結湖北口的小典食品店,店主正在電腦前玩游戲:“一般是晚12點打烊,您走了我就關門了。”這家進來兩位顧客就錯不開身的小店,經營的商品主要是煙、酒、飲料和品種很少的零食。店主說,晚上一過10點,顧客就很少了,“周圍根本沒有通宵營業的商店。要是24小時開著,電費、員工的倒班費加起來成本太高了。”

    在團結湖這片大居民區,記者只找到了一家24小時營業的便利店,但這家好鄰居處于團結湖南口大中電器的一層,與居民區還有一小段距離,如果附近居民深夜要買東西的話,也談不上“便利”。

    2

    一刻鐘只賣一盒酸奶

    地點:和平里

    時間:11月29日0:40

    記者沿和平里東街由南向北行駛到北三環和平西橋,途中只看到一家快客便利店亮著燈。而和平里西街上,有一家“7-11”和一家物美便利店,以及三家賣煙酒的小商店。記者在和平里醫院附近興化路口的一家好鄰居便利店門口等待了15分鐘,其間只有一位顧客進店購物,在冰柜前猶豫了兩分鐘,最后只拿了一盒酸奶到收銀臺結賬。除了看上去更加正規、整潔,這家24小時便利店與普通煙酒商店最大的區別,就是有即食的食物出售,靠近收銀臺的位置,除了有一個放著咖啡、奶茶等熱飲的展示柜之外,還有一個柜子里放著一些包子。店里有兩位工作人員在值班,他們的工作時間是整個通宵。記者詢問夜間營業狀況如何,其中一位工作人員表示:“還成吧,沒人的話早就停業了。”

    3

    兩萬戶大社區無夜店

    地點:望京

    時間:11月30日0:50

    位于望京核心區域的望京西園四區算是大社區,居民有兩萬戶左右。記者從望京西園四區南門進入,尋著燈光來到該小區商業較為集中的中心區域。盡管已經過了午夜,仍有六家小餐館在營業,其中一家烤串店用不小的字體在招牌上寫著“24小時營業”,透過燈光可以看到還有顧客在就餐。除此之外,記者并未發現有仍在營業的便利店。

    從望京西園四區北門出去,對面就是望京西園三區,這兩個小區之間的馬路南側有一個“7-11”在營業。這也是記者在整個望京區域發現的為數不多的24小時營業的便利店之一。除此外,記者當時看到的在營業的便利店還有阜通東大街的一家物美便利店、廣順北大街的一家好鄰居和一家“7-11”。

    ■專家會診

    北京夜間購物

    尚未形成氣候

    上有大超市,下有夫妻店,正規品牌便利店處在一個尷尬的“夾層”。業內普遍認為,制約品牌便利店發展有三大原因。首先,北京人的生活方式不利于24小時便利店的發展。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副秘書長楊青松表示,與便利店發展相對較成熟的上海市場相比,北京顧客夜間購物的習慣還基本未成氣候,尤其是冬天,北京室內外溫差大,室外活動不方便。其次,便利店商品價格普遍偏高,比一般超市高出10%至15%,許多居民不愿接受。再次,通宵營業成本較高,而消費者夜間購物主要是一些應急物品,價值較低,無法與營業成本的高支出相平衡。

    北京工商大學教授洪濤認為:“北京便利店的致命弱點還在于缺乏特色。”便利店賣的不是商品,而是服務。讓人更方便快捷地選擇所需商品,提供更為人性化的服務才是便利店的最大優勢。尤其是對24小時便利店來說,這種服務應該更加突出。

    ■委員建議

    打破企業壁壘 統一物流配送

    市政協委員、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陸杰華告訴記者,他經常到上海出差,“差不多隔一公里就有一個便利店,既有國際品牌的,也有當地品牌的,最密集的街區100米內就有三四家。”相比之下,北京就顯得“落后”了,“比較少,24小時營業的就更少了,而且分布不合理,居民購物不方便。”

    陸杰華認為,便利店屬于政府公共服務的一部分,“現在推廣的‘一刻鐘服務圈’,除了銀行、醫院之外,便民商業也應該包括在里面。”推廣社區全天候便利店,看重的不僅是24小時服務,更是讓人放心的食品質量。“統一物流配送的便利店不僅能方便市民,更能保證食品衛生和食品安全。”陸杰華建議,新建小區都應該拿出專門的商業面積,政府應該做好規劃,盡快引進或倡導企業多在社區開便利店。他建議,統一物流配送甚至可以打破連鎖企業的壁壘,讓便利店商品具有統一的質量標準。

    ■政府規劃

    推進品牌連鎖店進社區

    市商務委相關負責人昨天告訴記者,目前本市有480家24小時便利店,主要集中在東城、西城、海淀、朝陽等幾個中心城區。

    據介紹,“十二五”期間,本市將大力推進社區商業便民服務體系建設,用連鎖經營方式改造提升社區內較低端服務業態形式。據市商務委介紹,目前正在積極推進品牌連鎖經營企業進入社區,并逐步搭載其他便民服務功能,改造提升現有社區內的小型門店。市商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到今年底,首批645個社區今年將成為規范化建設的達標社區。

    ■他山之石

    日本便利店能買到換洗衣物

    日本是便利店最多的國家,即便是在鄉村或高速公路旁,都可以看到不同品牌的便利店。無論哪一種品牌的便利店,都有玩具、文具、化妝品、簡單的可供換洗的衣物,也有食品、酒類、飲料。除了24小時營業外,店內還設置有復印機、傳真機、ATM等,還有觀光設施的入場券、機票的發售終端,還代辦接收干洗衣物、快遞服務,以及公共費用、稅金的支付等。不少人外出時需要如廁時,首先就是找便利店。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