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論文 > 正文

中國IT廠商熱捧智能手機 "微創新"打破山寨觀念

2011-12-28  來源:新華網北京頻道
[字體: ]

  中國IT廠商熱捧智能手機 “微創新”打破山寨觀念 

    小米公司創始人兼總裁雷軍近日公布了其與中國第二大電信運營商中國聯通的合作,發布了小米手機聯通定制版并宣布了百萬臺的年采購框架。就在這個消息宣布的兩天前,這家成立才一年半的公司在三小時的預售中賣完了剛剛準備好的十萬部小米手機,收回2億多現金。

    此外,百度公司與戴爾公司上周二共同發布了首款基于百度移動應用平臺的智能手機,同樣是聯通定制機。這是百度邁入移動互聯網領域并參與競爭的實質性的一步。

    中國的IT公司正在嘗試從生產為主轉換為創新引導,并期望抓住這個由喬布斯和他的蘋果公司創造出來的移動互聯網和智能手機市場。

    除百度之外,其他中國互聯網巨頭如阿里巴巴、騰訊等都表達了其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愿景。專家指出,這些廠商通過智能手機緊隨移動互聯網風潮,并在軟件和服務上努力創新解決客戶需求。

    “互聯網公司崛起做手機,是當前的一大趨勢。小米是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雷軍說道。

    很多IT業內人士都認為,隨著蘋果公司及智能手機市場的發展,一個移動互聯網的新時代已經到來,中國公司也在其中尋覓著機會。“IT行業正在呼喚網絡和硬件的整合。”晨興創投董事總經理劉芹說。

    僅今年上半年,中國3G用戶就增長了近4000萬,而十年前新浪、搜狐上市的時候,中國所有的互聯網用戶還不到2000萬。

    “和十年前投資中國互聯網產業不同,現在風險投資對中國的移動互聯網機會信心滿滿。”IDG全球副總裁熊曉鴿分析說,“目前中國已經擁有了一個9億手機用戶和4億網民的巨大市場,移動互聯網的爆發指日可待”。

    這些涉足智能手機的互聯網巨頭中的絕大多數都把重點放在操作系統上。“移動互聯網正將原來WINTEL(Windows+intel)的架構推向重構,而目前瀏覽器和操作系統是產業鏈中的重要維度。”熊曉鴿說。

    然而小米手機卻例外地隨著iPhone一樣加強對于互聯網、硬件及軟件的整合。雷軍將其稱為“三項全能”。

    小米手機1999元的價格不到iPhone4的一半,而其硬件配置卻十分突出,特別是雷軍多次提及的“1.5GHz雙核處理器”,和一塊1930毫安的大容量電池。

    雷軍似乎對“山寨”這個詞很敏感。為了回擊“山寨”的指責,雷軍還提及了“世界級”的手機處理器芯片供應商高通,以及屏幕廠商夏普和同為蘋果供應商的英華達公司。

    “當你一旦開始使用它,你一點也不會把它和山寨電話聯想到一起。很多細節都顯示了精心的設計和做工,確實物有所值。”兩周前剛剛購買了小米手機的清華大學研究生田佳說。

    然而,記者注意到,從操作系統來看,無論是小米的MIUI,阿里巴巴的“阿里云”,還是百度手機的易平臺,都是基于Google的Android系統這個開放和免費的平臺,并通過該平臺進行開發和定制。

    雷軍認為,小米的創新并不局限在操作系統,它的開發和銷售方式都是創新性的。小米手機在此前的銷售全部是通過它自己的網站完成的。除了谷歌去年針對Nexus One手機的網上直銷模式外,這種銷售方式還很新。“但是他們失敗了,我們幸存了下來。”雷軍說。

    小米手機的網站有個用戶論壇,用戶可以通過它直接提出他們的質疑、需求或者建議。“三分之一的MIUI的應用程序都是根據用戶反饋開發的,用戶在產品設計上的投入比你們想象的要多得多。”雷軍說。

    與此同時,這種基于軟件和用戶體驗的改變被冠以了另外一個名詞——“微創新”。IDC中國區總裁郭昕說,雖然這種創新沒有驚天動地的改變,但卻有著對消費者需求的快速反應,這是一種很大的突破。

    郭昕認為,此前中國“山寨”產品的競爭力就在于可以迅速滿足客戶的微小需求和強大的整合資源、渠道及市場反應能力。如今,越來越多廠商開始注意迅速地用軟件解決客戶需求,在軟件和服務的創新上滿足客戶要求。此外,如今的軟件環境比兩三年前好得多,使得這些做軟件創新的公司有了更大市場和發揮余地。

    前中國聯通銷售部總經理于英濤在這次小米和中國聯通的合作中起了不小的撮合作用。他表示,希望公眾可以給這些發展中的公司多一些包容。“讓我們多給他們些時間和機會”。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