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迎來461萬游客 今年增設駐場演出
對于奧運場館賽后利用這一世界性難題,負責鳥巢、水立方賽后運營的北京市國資公司正在積極探索解決的最佳途徑。市國資公司董事長李愛慶昨日(4日)披露,在剛剛過去的2011年里,鳥巢、水立方分別接待游客253萬人次和208萬人次,這兩座經營中的大型場館也在財務上實現基本平衡。今年,這兩座場館還將增設駐場演出,豐富京城文化演出市場。
“水立方是設施最完善、開放程度最高、運營效果最好的奧運場館。”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去年重回水立方時毫不吝惜贊美之詞。在運營業績方面,水立方實現了盈虧平衡,鳥巢也實現了現金流平衡。去年,鳥巢、水立方還積極創建5A級景區,舉辦鳥巢歡樂冰雪季、紅歌匯,成功舉辦了意大利超級杯、世界跳水系列賽、中國花樣游泳公開賽等重要賽事。
據統計,鳥巢全年接待游客253萬人次,舉辦具有重大影響、觀眾萬人以上的大型演出賽事、歡樂冰雪季等8場,其中滾石三十周年、意大利超級杯觀眾人數均超8萬人,舉辦公益性活動20余場;水立方全年接待游客208萬人次,舉行體育賽事和文藝演出等大型活動68項、共計151場,其中公益主題活動26場。
從長遠發展的角度出發,鳥巢、水立方還在財務核算中前瞻性地計提折舊,這在各國奧運場館賽后運營中實屬罕見。“鳥巢、水立方都是鋼筋鐵骨的‘百年工程’,現在就把折舊費用都單獨提取是怎么考慮的?”一些專業人士起初對此舉并不理解。
在這方面,市國資公司有著長遠的打算。李愛慶解釋說,“邊運營、邊改造”的模式為鳥巢、水立方在奧運會后持續穩定地運營奠定了基礎,企業每年提取的折舊費用,其實就是場館未來的改造支出。“在規劃改造方案中,我們還會根據具體經營情況做出調整。”他說。
鳥巢、水立方去年簡單的旅游參觀門票收入,同比下降了40%左右。未來,演藝、賽事、會展等非參觀門票收入,將會占到場館營業收入的70%以上,提高奧運場館的盈利能力。
如今,鳥巢、水立方已經成為市國資公司文體產業發展的旗幟。今年,市國資公司將發揮首都重大產業項目引領作用,做好服務文化產業發展、參與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促進和支持中小企業發展三篇文章。到“十二五”期末,公司要實現資產翻番、利潤翻番等五大戰略目標,力爭打造成為規模千億元級別的大型投資控股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