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論文 > 正文

永不消失的污染源河北永清、文安污染調查

2012-02-14  來源:中國環保網   
[字體: ]

近日記者打開河北省環保廳的網站,在瀏覽中偶然發現這樣一則舉報內容:省環保的同志們,謝謝你們對我們南范莊村民舉報的重視和關心,但是,南范莊村旺達棉業南100米路西的染色廠沒有關停和取締。的確是關了兩天,但是,現在又在生產。舉報時間是2011921日。

在河北省環保廳的回復中,記者看到:小五間房村拉鏈染色加工點,位于永清縣劉街鄉小五間房村北約1.5公里,距永清縣南范莊村東南約1公里處。該加工點占地面積約3畝,投資金額15萬元,有簡易廠房2間,約50平米,活動板房6間;有全封閉蒸染罐10個,有0.7噸立式層燃手燒鍋爐一臺,有旋風除塵器。主要生產工藝為:將拉鏈放入全封閉蒸罐,并放入染料,用蒸汽將其霧化、冷卻后成品。該加工點20116月籌建,無環保審批手續,屬家庭小作坊企業。生產時無廢水排放,只有微量水蒸汽的冷凝水外排至院內坑中。2011711日,永清縣環保局執法人員對該拉鏈加工點進行現場監察時,要求其立即停止違法行為,并下達了《環境監察現場報告單》等相關法律手續。

在記者的瀏覽中,又發現時間為2011819日群眾對同一涉嫌污染企業的舉報,在回復一欄中記者看到920日執法人員再次對該加工點進行現場監察時發現該加工點未生產。

一方是多次檢查沒有發現生產跡象,一方說染色廠依然在生產,到底真相如何?記者決定到現場實地探訪。

初冬的燕趙大地莊稼收獲,到處是一片肅殺之氣。幾經詢問,多方輾轉,記者終于來到了永清縣南范莊村南的小公路。這是一條非常偏僻的鄉間公路,路上車很少,兩邊有四五家收購棉花和從事棉花加工的企業,而寫有旺達棉業的廠房大門緊閉,墻上的字也被粉刷的模糊不清。從位置來看,這的確是一個不被人注意的所在。

順著路口向南望去,一片小樹林旁,一個蓋有藍色廠房屋頂的院子里熱氣蒸騰,顯然是有鍋爐在使用。就在記者在廠房四周尋找線索時,一輛裝有滿滿一車待染拉鏈的130貨車由小公路右轉徑直開進了院子里。記者目測估計,車上至少裝有2噸左右的拉鏈。由此可以證明此加工點依然在運行著,并沒有關閉。

一位自稱是南范莊村的村民告訴記者,這個拉鏈染色廠是容城縣古賢村一個叫李家幫的人和他們當地的王佩印合伙成立的,根本沒有任何環保設施,已經生產了半年多時間,對我們村和附近環境都造成了污染。我們也向永清縣環保局反映過,但是,每次都是罰了款以后繼續生產。

這位村民還告訴記者,現在拉鏈廠很機警,每天都有人在公路上放風,監視一切對他們拉鏈廠生存會產生影響的“可疑分子”。他還讓記者趕緊離開,以防不測。最后,他告訴記者,他們南范莊這還算是好的,廠子少,污染不太嚴重,在20多里外的文安縣蘇橋鎮南善連營村電鍍染色廠更多,到那里一定會有大“收獲”。

在公路上五六個聊天男人的注視下,記者踏上了趕往文安縣蘇橋鎮南善連營村的路程。車行十幾里到達蘇橋鎮,在路旁小商店買水時,記者問起南善連營村的情況。老板娘告訴記者,那里是有名的電鍍村,很多人都因為搞電鍍廠發財了。

南善連營村同樣是一個不易尋找的村莊,記者經過多方詢問,沿著一條散發著臭氣的小河來到了位于南善連營村村南的電鍍廠區。

這是一片開闊的地域,在兩條鄉村公路的十字形交叉地帶,大片的農田包圍著大約有20畝左右的電鍍廠區。沿公路邊六七家電鍍染色廠依次排開,不斷有車拉著電鍍好的鋼管離開。一側路邊由木板和石棉板搭成的簡易小屋,臟亂不堪。路邊賣水果的婦女告訴記者,這是工人們居住的宿舍。

這么大規模的電鍍廠區,究竟有沒有污染問題呢?記者在路邊的打探沒有任何收獲,擺攤的人都三緘其口,不愿告訴記者任何情況。

記者隨即打開河北省環保廳網站進行搜索,發現2011921日文安縣蘇橋鎮善來營村村民張全力曾舉報本村村支部書記張崇亮,占用可耕地開辦電渡廠,并造成污染。隨即,記者尋找這位叫做張全力的舉報人,但沒有找到。在尋找張全力的過程中,記者非常幸運地碰到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他告訴記者,自己是容城縣古賢村人,過去他們的村子以拉鏈染色為主,污染嚴重,村民怨聲載道,現在他們村很多搞拉鏈染色的人迫于壓力都搬出來了,但生產工藝一點也沒有改進,只是將污染由一個村搬到了另一個村。而他現在就在調查周圍類似企業的污染情況,準備將來交給上級部門,鏟除這些賺黑心錢的企業。

他告訴記者,他通過調查得知南善連營村的電鍍企業沒有一家經過環評,他們不僅沒有任何污水處理設施,而且都采取簡單地挖池沉淀,嚴重污染了土壤和地下水,對周圍村民的身體健康將會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隨即,記者電話采訪了著名環境專家、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趙章元先生。在電話中,趙章元告訴記者,電渡染色都是高污染行業,其廢水中含有對人體有害的重金屬,電鍍廢水必須進行處理后達標排放,否則就是違法。趙章元說:“電鍍廢水污染了土壤,雖然能生長莊稼,但其中的重金屬會通過糧食進入人的體內,給人的身體健康造成巨大的危害。”

在河北環保廳的網上回復中,記者看到:今年4月份,省廳按群眾舉報,省環監局信訪辦到該廠查實,確認為“十五小”企業后,文安縣政府和縣環保局高度重視,組織公安、環保、工商、電力等部門聯合執法,于56日切斷了該廠的高壓用電,使其徹底喪失了生產能力。經近幾個月縣環保局多次巡查,該廠一直未有生產跡象,企業負責人已到外地經商。

但通過記者的觀察,在廠區內除一家處于位置較偏僻的染色企業煙囪沒有冒煙,無法確定是否生產外,其他電鍍企業都在忙著。

知情人還告訴記者,白溝鎮還有幾家拉鏈企業同時在從事電鍍和染色行業。在知情人的帶領下,我們來到有著河北“小香港”之稱的白溝鎮。

記者看到白溝鎮工業園區的規劃很好,不少企業都在園區內落戶,一片緊張繁忙的生產景象。知情人帶記者觀察了三家企業,分別是利偉拉鏈有限公司、恒昌拉鏈有限公司和保定洪峰工業園。恒昌拉鏈有限公司和保定洪峰工業園可以明顯看到鍋爐的蒸汽蒸騰,正在生產中,而利偉拉鏈有限公司由于其車間靠后,無法看清是否生產。

知情人告訴記者,這幾家企業都是屬于違規經營,它們的經營項目中根本沒有電鍍染色,這些都是需要到環保局特批的,只有經過環評后才能生產。

在河北工商局網站的企業注冊信息中記者看到:保定恒昌拉鏈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加工生產銷售拉鏈、拉頭、箱包五金飾件。保定洪峰工業園的經營范圍是金屬表面處理及熱處理加工、箱包、家裝、燈具五金、掛具制造銷售、塑料包裝、服裝五金配飾銷售;自營和代理各類商品及技術進出口業務。而利偉拉鏈有限公司沒有查到注冊信息。

電鍍行業是重污染行業,電鍍生產所帶來的廢氣、廢水、廢渣,嚴重污染環境,影響人體健康。小電鍍屬于國家明令禁止的“十五小”,其排放的污水含有大量氰化物等劇毒物質,屬于國家規定的一類毒性污染物,嚴重危害土壤、水源及人體健康。為什么已經被多次舉報、多次檢查的污染企業沒有真正實現關停?為什么分明沒有電鍍染色資質的企業明目張膽的進行生產呢?這一切在趙章元先生看來都可以歸結為利益。是砍不斷的利益鏈條造成了今天剪不斷理還亂的局面。

一方面是違法者利益驅動對污染環境和人們身體健康的漠視,另一方面是部分環境執法者執法不嚴查而不關,關而不停,致使記者調查地區的污染企業生產不斷,對環境的危害持續加重。如此下去,我們的環境何時才能讓人放心?趙章元先生電話中無奈的對記者說:“現在只有社會公眾和新聞媒體聯合起來,讓那些違法污染環境的企業無處遁形,才能讓我們的環境慢慢好起來。”對此,記者將持續關注。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