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十二五”計劃的開局之年。這一年,我國在節能減排領域做了哪些重要工作?
強化目標責任 嚴控“兩高”行業
去年,國務院印發了“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將全國節能減排目標合理分解到各地區;印發綜合性工作方案部門分工,明確152項任務的責任單位。
國家有關部門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產能過剩行業新上項目,強化節能、環保、土地、安全等指標約束,依法嚴格節能評估審查、環境影響評價、建設用地審查,嚴格貸款審批。
發展改革委按照相關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制度,對130個項目進行節能審查,核減能源消費總量240多萬噸標準煤。
有關部門向社會公告18個行業2255家企業涉及淘汰落后產能的企業名單、生產線(設備)級產能,全年淘汰了一大批火電、煉鐵、水泥等行業的落后產能。
加快實施重點工程 大力推廣高效節能產品
據發展改革委介紹,要實現“十二五”節能目標,需節能6.7億噸標準煤,其中通過實施節能改造和推廣使用節能產品等技術手段需形成節能能力3.3億噸標準煤。
為此,去年,我國利用中央資金大力支持節能減排重點工程建設,可形成節能能力2210萬噸標準煤,新增污水日處理能力980萬噸/日,垃圾處理能力11萬噸/日,新增污水管網2.1萬公里。
發改委等實施節能產品惠民工程,推廣節能空調1600多萬臺、節能汽車330多萬輛、高效節能電機500多萬千瓦、高效照明產品1.6億只。地方各級政府也進一步加大資金支持力度,推進節能減排工程建設。
我國還編制發布了《國家重點節能技術推廣目錄(第四批)》和第九批、第十批《節能產品政府采購清單》,印發《禁止普通照明白熾燈銷售和進口的公告》。
節能減排鎖定重點領域
去年,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做好節能減排形勢分析,及時發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按季度發布各地節能目標完成情況晴雨表,督促各地采取針對性強的政策措施。
相關部門還發布了萬家企業節能低碳行動實施方案,開展能效水平對標活動,擴大能源管理師試點等。
去年,我國研究起草綠色節能建筑行動方案,啟動北方采暖地區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和節能改造面積1.7億平方米,并開展高耗能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節能改造,推進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上的應用,組織開展綠色低碳重點小城鎮建設,開展農村農房建筑節能示范。
為推動交通運輸領域節能減排,我國去年開展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城市試點,深化“車船路港”千家企業低碳交通運輸專項行動,推廣車輛智能化運營管理系統,推進自動收費系統聯網工程建設。
我國還實施中央國家機關節能節水改造,促進公車節油,開展“十一五”公共機構節能工作考核,有關部門還選擇8個城市開展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