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論文 > 正文

專家:當前擔保業危機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

2012-02-26  來源:上海證券報
[字體: ]

  擔保業案件的頻發引來不少關注。廣東省社會科學綜合開發研究中心主任黎友煥,近日針對與民間信貸關系頗為密切的擔保業展開了調查。他的調查結論是:“20%的擔保公司出現資金鏈及經營問題。”針對擔保業發展的相關問題,黎友煥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

    記者:就調研而言,擔保業目前存在的問題都集中在哪些方面?

    黎友煥:實際調研的情況表明,一些擔保公司存在系列違規犯法問題,包括常見的如:虛假注冊資金,實有注冊資金比營業執照上的文字注冊資金少得多,也就是先天實力不足,成立后只能依靠拆東墻補西墻來生存;濫保虛保,沒有認真評估調查,擔保價值超過客戶的還款能力;套保,即通過高估手法或者加保等方式,高保物業,套出巨款。除此之外,不少擔保公司還主動參與了民間高利貸等違法業務。可以說,當前我國擔保業務市場混亂不堪、魚龍混雜。

    記者:您曾說,廣東20%的擔保公司出現了資金鏈緊張或其他經營問題,可否詳細解釋得出這一結論的理由?廣東省金融辦相關人士曾對您的結論表示質疑。

    黎友煥:我前不久前發表了《2012擔保業危機四伏已成傳染之勢》一文,我的調研對象沒有局限在廣東。接受采訪時我也沒有說是廣東的數據,至于有媒體采訪時私下掛上“廣東”的帽子我只能表示無奈,但我的調研數據主要以廣東為主。這幾年我的不少研究結果都在調研基礎上形成,說實話的同時難免觸動一些人或單位的神經。至于有不同意見,我認為正常,大家角色不一樣,結論只能留給社會各界來判斷。

    記者:目前廣東擔保行業存在的問題,可否代表全國擔保行業的現狀?

    黎友煥:雖然各地和各擔保公司的具體情況不盡相同,但我認為存在的問題可以反映全國擔保行業的現狀。我國擔保行業實際情況相當混亂,尤其是擔保公司與中小企業貸款公司、小額貸款公司、拍賣行、典當行、評估公司等金融機構聯系密切。有些還勾結一起從事高利貸等非法活動。因此各地情況也有所區別,比如溫州、鄂爾多斯等民間信貸風行的地區,擔保行業風險積累相對較高。

    記者:除擔保行業本身,其他相關群體是否也應為目前擔保行業的問題承擔相應的責任?

    黎友煥:擔保行業出現系列問題,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說偶然性是因為不少問題不是擔保公司自身出現的問題,而是擔保業務鏈中的其他環節出現了問題導致的。比如說各大銀行在規避民間信貸風險的時候,臨時性收緊了擔保融資業務,出于風險控制與減少撥備壓力考慮,而提前取消部分擔保貸款授信計劃,轉而進行直接放貸,甚至一些銀行干脆就只收不貸,暫停相關的擔保信貸業務。這些擔保公司內部以外的突發事情嚴重影響了擔保公司的資金鏈,導致擔保公司出現較大的經營困難。

    說必然性是因為,我國擔保業發展法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監管不到位,擔保企業又不自律,不出事才怪。

    記者:您對擔保行業的發展有什么建議?

    黎友煥:發展擔保業務信心強于資金,沒有資金可以想其他辦法,沒有信心則沒有業務發展的根基。在當前擔保業出現一系列問題的時候,信心快速下降,一旦市場信心崩潰,整個擔保市場將不可保全。調查情況顯示,在這場新的金融風險博弈中,一些業務不規范甚至是違規違法的擔保公司將難免率先被政策祭旗。針對當前擔保市場風險的演化情況,擔保市場的有序發展將有賴于如下幾方面的工作。

    首先,監管部門應該強勢介入消除風險。一方面,擔保市場的混亂有待監管部門及時的監督和管理,消除一些不法行為;另一方面,銀行出于維護自身利益而無顧企業生存發展的不道德行為,需要有所節制,可以給銀行對擔保貸款風險權重指引,避免一刀切的非理性行為。

    其次,擔保企業對過去的業務應該有所反思,對當前擔保市場出現的危機風險應該有所啟迪。一方面,應該腳踏實地從事本分工作,杜絕違規犯法;另一方面,根據自己的條件和實力,經營業務,避免好高騖遠,陷入風險漩渦。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