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論文 > 正文

上海環保局長羨慕北京空氣治理

2012-03-06  來源:中國環保網
[字體: ]

 呼吁PM2.5治理聯防聯治,打破區域限制

  “北京在環境治理方面走在了全國的前面,比如在產業及結構的調整方面,這讓全國其他很多省市羨慕。”昨天,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市環保局局長張全在建議借鑒世博會、奧運會經驗,建立大氣污染聯防體制的同時,對北京在大氣治理方面的成效“贊不絕口”,同時還建議北京仍然要著重治理汽車尾氣帶來的污染。

  治污要打破區域限定

  張全說,目前PM2.5的治理是熱門話題,而治理的重點和難點是由我國現行體制機制所決定的區域防治。“現有的環境責任制度更多的是以行政區劃為單位進行治理。比如上海,就是上海市人民政府要對本區域的環境質量負責。”但張全指出,“這個更適于污染的初級階段,但現在很多污染的特征已經呈現出區域性,比如大氣方面、水方面。”

  張全說,經初步測算,PM2.5在一般常態下的影響半徑已經“達到300至500公里。所以大氣治理包括水污染的治理都迫切要求打破現有行政區域的限定和區劃的分割,統籌協調不同行政主體之間的行動步驟。統一規劃、統一設計政策,形成聯防聯治的格局”,甚至產業布局都要打破行政區劃,統籌安排,在更大的范圍內形成生產力的優化配置。

  “大氣污染的聯防聯治是有成功案例的,比如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藍天白云很大一部分功勞要歸功于聯防聯治。”但聯防聯治沒有法律化和制度化,只是短期的行政命令。

  張全說,上海剛剛發布了第五輪環境治理的三年行動計劃,包含了“超強版”治理PM2.5的一批項目。“目前各城市監測站位和方法都是屬于研究觀測性質的。國家監測方法一旦出臺,監測站位的布局肯定還要進一步完善。上海和北京肯定是第一批執行的。”

  兩地局長常切磋經驗

  張全說,北京市在大氣污染治理方面已經走在了全國的前面,但是他建議,治理的重中之重還是要從汽車的尾氣治理著手。

  張全告訴本報記者,自己抵京幾天,明顯感覺到北京對于大氣污染治理的力度還是很大的,同時治理的難度也非常大。“比如說治理仍然是區域性的,很多的污染來源于周邊省市。”“我和北京環保局局長陳添、原副局長杜少中都很熟,我們經常聯系,一起交流經驗。上海從北京學到了很多經驗和做法。這次來開會,還要和陳局長去聊一聊。”

  “上海除了汽車尾氣之外,還有很多重工業。北京已經把首鋼遷出,關停了許多重工業企業,這讓我們很多省市很羨慕。北京的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在全國來看是很大的,實現了從粗放型的工業到高端科技和第三產業為主的轉變。縱向比進步很大,橫向比還要有很長的路要走。”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