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28日發布的報告稱,證據表明氣候變化導致了包括熱浪、高溫紀錄、強降雨等在內的極端天氣在過去半個世紀中的發生頻率、強度、持續時間和影響范圍等出現了變化。極端天氣和氣象事件在一些地區有所增加。
這份名為《管理極端事件和災害風險以增強適應氣候變化能力特別報告》提供了世界不同地區已經觀察到的和預期的氣溫、降雨和干旱等極端天氣變化的差異。例如,南歐和地中海地區的熱浪天氣更加嚴重,而中、北歐地區這種變化并不明顯;專家更確信在東非地區強降雨將有所增加但并不認為在非洲南部和撒哈拉地區會有明顯變化;在對南美地區未來干旱天氣出現的預期中,專家們認為在巴西東北部可能會有所增加,但南美其他地區則不大可能出現變化。
這份長達592頁的報告指出,極端天氣和一系列非極端天氣(包括自然和人為造成的氣候變化)和防災抗災能力的缺陷和不足會共同導致發生災害的風險,但可以通過制定相應的預防、準備、應對以及恢復的政策措施來降低這些風險造成的影響、提高人們應對極端天氣和事件的能力。
這份報告是由氣候變化科學家、氣候變化適應研究者以及災害風險管理專家們跨學科合作的成果,共有來自62個國家的220名學者參與了報告的撰寫,在三輪正式復審過程中共收到約1.9萬條外部專家和政府的評論。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于2011年11月公布了該報告的“決策者摘要”,28日發布的這份完整報告為摘要中的主要結論提供了證據基礎。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由世界氣象組織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于1988年成立,分析與氣候變化相關的科技信息、評估其在環境和社會經濟方面的影響并制定應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