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西單一家銀行,一位辦理存儲業務的顧客正在填寫個人信息(2012年1月7日攝)。
近日,國內首個保護個人信息的國家標準編制完成,出臺在即,引發社會關注。
因為某次消費、就醫、看房、報名,你的個人信息就可能“不脛而走”,導致廣告短信、詐騙電話不斷,甚至傳播電腦病毒、盜取用戶網上賬號。在網絡時代,究竟該如何扎緊個人信息監管“法網”?
4月18日,一位網民正在查殺木馬程序,保護信息安全。
近日,國內首個保護個人信息的國家標準編制完成,出臺在即,引發社會關注。
因為某次消費、就醫、看房、報名,你的個人信息就可能“不脛而走”,導致廣告短信、詐騙電話不斷,甚至傳播電腦病毒、盜取用戶網上賬號。在網絡時代,究竟該如何扎緊個人信息監管“法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