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網友舉報稱河南安陽滑縣公開招聘“16名縣委宣傳部新聞采編和文秘人員”有3個內容不同的簡章。記者查證舉報內容基本屬實,此外還發現,此次有“財政全供事業編制”的招聘考試有關大學生“村官”加分的規定,有違人社部發〔2010〕52號文件精神。(4月18日《中國青年報》)
一次招聘,竟然出現三個版本的簡章,真是讓人莫名驚詫。毋庸諱言,這種朝令夕改的做法,無疑會使政府的公信力受到損害,也顯然會對參加考試的考生帶來影響。讓人好奇的是,滑縣有關部門為何要絞盡腦汁一而再、再而三地修改招聘簡章,其目的難道僅僅是想要完善簡章內容嗎?此舉會不會是在為“蘿卜招聘”鋪路呢?
有一個細節頗值得玩味:當地修改招聘簡章幾乎都是在重要的時間節點。根據報道,第一次修改是在報名階段的2月2日,第二次修改則是在筆試結束后的3月7日。這樣的時間選擇,無疑都在當地主管部門的掌控之中,既不影響招聘的繼續進行,還可以根據報名或筆試的實際情況按照既定的計劃進行調整。從最終入圍面試人員的名單來看,不少人正是因簡章修改獲得了機會,這就難怪公眾會質疑簡章修改的動機了。
事業編制招聘公平與否,不僅關系到政府部門公信力,還關系到參與考生的切身利益。在一些人看來,事業編制往往意味各種政策待遇,此次招聘的“財政全供事業編制”更是享受到公共財政,若不能確保公平公正,很可能使有關系、有背景的“蘿卜子弟”們混跡其中,這不僅損害考試的公平公正,也會導致人才選拔的異化,其危害不容小覷。
對于這些道理,當地有關部門不可能不知道。再三修改招考簡章有無貓膩兒,恐怕還需要給社會一個清晰的解釋。事實上,制定招聘簡章并非多么難的事情,只需根據崗位人才的要求進行設定。同時,制定招聘簡章又是一項原則性很強的工作,只要前期工作到位,不需要、也不應該三番兩次對簡章進行修改。然而,當地有關部門不僅對簡章反復修改,更是罔顧中組部、人社部、國家公務員局政策規定,擅自決定給予大學生村官加分優惠。
這樣的招聘無疑做了一個壞榜樣,在“蘿卜招聘”頻現的現實語境下,尤其需要上級部門迅速介入調查。一方面,要對違規加分行為進行清理;另一方面,還要對有關部門的亂作為進行嚴厲問責,若存在簡章因人而改的現象,除了要及時取消違規擬聘人員資格,還要追究相關責任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