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論文 > 正文

新華網城市“比較煩”源于社會“太浮躁”

2012-05-04  來源:新華網
[字體: ]

  近日,北京大學公布全國28個大中城市“煩惱指數”。數據顯示,28個主要城市白領平均“平衡指數”為48.22,普遍“比較煩”。其中,寧波最幸福,平衡指數為51.11;武漢最煩,平衡指數僅為46.69。北京、廣州分別排在第20、21位,不算特別煩。(5月2日《廣州日報》)

    前些年,有人評選“最具幸福感”城市,現在又出來一個“最煩惱城市”。其實幸福也好,煩惱也罷,都“事在人為”。

    既然“人無完人”,自然也“城無完城”,煩惱指數就隨之而生。世上本就沒有完美的事物,就像那句廣告詞所說的“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城市也一樣,它隨著科技的進步而不斷完善、改進,但總是難以達到最好。

    科技給人類帶來了物質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和生活質量的日益提高,然而,一些人的主觀幸福感并沒有提高。交通擁堵、環境質量差、人際關系疏遠、工作壓力大、房價高、看病貴、物價高等,都會讓人們“比較煩”。

    那如何甩掉煩惱?城市的幸福感又源自何處?

    在筆者看來,市民與政府良性互動,共同致力于城市環境的改善,是一種幸福;政府時時刻刻站在公眾立場為群眾謀福祉,是一種幸福……如果市民和城市的管理者彼此互動起來,就各自關心的議題談之于紙上、付諸于行動,煩惱也就少了,幸福也就多了。具體到我們每一個人,不妨都多一點認同感和積極參與的意識,方能化煩惱為幸福。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