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民間關于重大節假日收費公路免費通行的呼聲,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何建中在5月24日的發布會上表示,已對重大節假日免收小型客車通行費的可行性進行了研究,已起草了實施方案,正在征求相關方面的意見。(5月25日《新京報》)
民間對重大節假日免費放行呼吁良久,數年努力,終成現實,一半是感慨一半是欣慰。但是不管怎么樣,這一天畢竟到來了,還是應該力挺一下相關方面。情為民所系,正是通過這樣具體的民生福利實現的。
對于節假日免費通行,民間有兩個希望,其一是宜早不宜遲,這是就時間而言的。既然決定實施了,那就早日實施。
其二則是宜簡不宜繁,這是就內容而言的。何建中所稱的五部委辦的“認真研究”,“征求相關方面的意見”,這是方案的核心。到底如何放行,達到什么條件放行,這直接關系到方案的含金量和民眾的歡迎度,也影響到方案能否“宜早不宜遲”。
方案內容可以有兩個方面的選擇,一是簡單,二是繁瑣。所謂簡單是指,方案簡單明了,比如明確規定重大節假日只問日期不問道路狀況,到正點日子一列免費放行。所謂繁瑣則是指,把方案搞得繁雜,比如像過去某些省公布的,收費站門前必需積壓多長的隊伍,才可以放行。這種根據車隊長度決定放行的做法,既難以操作,也難以監督,往往決定放行時,已經有大量車輛積壓下來了,已經造成了道路擁堵。
節假日免費方案應該簡單一些。在放行條件上,應該以節假日時間為節點,而不是以積壓車隊長度為標準;在放行范圍上,應該是全國統一,而不是分區域分路段實行。重大節假日的出行高峰,常常在前一天的下午就開始發生,并且要延續到后一天的上午。鑒于此,免費放行還當以重大節假日為原點,前伸、后延分別12個小時。
高速公路上是一種公共資源,應該履行公共職責。重大節假日免費放行從本質上講只是一種民生安慰,在幅度上越大越好,在方案上越簡單越好。對此,我們共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