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本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進入關鍵之年。鄉村醫生群體被納入了今年本市確定的醫改工作重點。按照規劃,鄉村醫生每年將享受不少于兩次免費培訓,以幫助他們提高技能。
據了解,今年本市醫改工作將深化管理體制、運行機制、服務模式創新,繼續著力推進資源配置向郊區轉移,醫療衛生服務從重治療向重預防轉移,工作重點從抓醫院向抓基層社區轉移,投入機制向加大政府投入與鼓勵社會資本并重轉移,醫院管理從傳統方式向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轉移,力爭在公立醫院改革試點、衛生投入機制改革、衛生人才制度改革、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完善基本醫保體系等重點領域取得新突破。
據統計,本市13個涉農區縣里,共有2900多個村衛生室和5000多名鄉村醫生,他們承擔著京郊農民的基本醫療衛生保障和村級公共衛生服務任務。但近年來,鄉村醫生隊伍存在著年齡老化、學歷普遍偏低、職業程度化不高等問題,特別是隨著城鄉一體化進程加快,其服務能力已不能適應農村衛生事業快速發展的需要。為此,今年的醫改工作中,本市將研究制定鄉村醫生隊伍建設實施方案,制定鄉村醫生培訓計劃,繼續實施農村訂單定向醫生免費培養,采取多種方式開展鄉村醫生崗位培訓,選派鄉村醫生到上級醫療衛生機構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對在村衛生室執業的鄉村醫生每年免費培訓不少于兩次,培訓時間不低于兩周。落實鄉村醫生的多渠道補償、養老政策,確保每個村衛生室都有鄉村醫生。
結合鄉村醫生隊伍建設,本市還將完善村衛生室管理,采取公建民營、政府補助等方式,對村衛生室的房屋建設、設備購置等方面給予扶持;將符合條件的村衛生室納入基層信息化建設和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管理范圍;加強縣級衛生行政部門對鄉村醫生和村衛生室的行業管理,重點強化服務行為監管,推進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一體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