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huán)境保護 > 環(huán)保論文 > 正文

食品安全能靠發(fā)毒誓來保證嗎

2012-08-10  來源:新華網(wǎng)
[字體: ]

 合肥市一家酒店,巨大的牌子上出現(xiàn)這樣的文字:“酒店全體家人拿命向你保證我們的食品!”緊接著下面,董事、前廳、后堂等所有工作人員親筆簽名再加鮮紅手印。看到這一幕,你傻眼嗎?有前去就餐的市民表示,飯店要靠實力和口碑,該酒店的“承諾”不一定就能讓人信服。(8月9日《江淮晨報》)

    又是發(fā)毒誓,又是按紅手印,確實有些雷人。但客觀而言,在食品安全備受關注的今天,商家能有這種“自證清白”的意識,還是值得肯定的。問題的關鍵就在于,食品是自己烹制出來的,安全不安全,顯然不能只由自己說了算,否則,不就成了典型的既當裁判,又當運動員嗎?

    “酒店全體家人拿命向你保證我們的食品”, 在這句“毒誓”的背后,商家急于證明自己的心情我們可以理解,但是這種發(fā)毒誓般的證明,卻未必能夠贏得消費者的信任,在多數(shù)消費者的眼里,這最多就是商家的一種營銷手段,一種經(jīng)營策略,而他們的食品到底安全不安全,心里還是沒數(shù)。

    站在商家的角度來說,要想贏得消費者的信任,最終還得依靠實實在在的行動,需要依靠長期的誠信經(jīng)營、守法經(jīng)營所樹立起來的口碑和信譽。如果一方面發(fā)毒誓、做保證,一方面又在背后搞小動作,行違法違規(guī)之事,則最終也不會有消費者買賬。

    站在消費者的角度,要讓他們對商家食品安全更有信心顯然有更好的方法:比如商家主動、積極地接受相關部門的各項檢驗,然后以各種合格檢驗證書的形式來向消費者證明自己的食品安全,這顯然要比商家自說自話效果好得多;還有,商家可以在最大限度內做到食品信息的公開透明,比如食材的來源,食用油的來源,以及廚房的煎炸烹炒過程,都讓消費者看得見,看得清。之前就有媒體曾經(jīng)報道過,有飯店為了證明自己,在廚房前面全部用透明玻璃隔開,讓消費者對廚師的烹飪過程一目了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這家酒店也不妨一試。

    說到底,即使是拿生命發(fā)毒誓,也不一定能換來消費者的青睞,商家的自律、政府部門的監(jiān)管,消費者的監(jiān)督,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發(fā)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lián)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lián)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