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城市都有廣場,有的直接名之曰“人民廣場”,有的無其名但確有其實。但這些廣場的建設有的時候卻不那么能由得人民做主。比如鄭州“中原福塔”廣場前一對豬的雕塑動作就引發了人民的很多爭議。針對廣場游客認為該雕塑過于“流氓”的批評,當地城管局的工作人員表示,游客很有搞笑的眼光和娛樂的思維。而最新的消息是,武漢晚報記者找出了十年前工商部門查處玩具市場上不雅流氓豬的圖片,與廣場雕塑兩相對照后可發現二者造型極其相似。
這下,不知道是誰有著獨到的眼光和娛樂思維了。廣場這樣的公共場合,到底該有什么樣的雕塑,其實是個非常嚴肅的課題。既要體現地方特色,又要群眾喜聞樂見,同時還要體現審美情趣。決策者們即便懶得集思廣益,至少也別只拍自家腦袋,最后終致貽笑大方。
如果說雕塑是廣場提供的“精神食糧”,那么供人休息的長椅板凳、遮陽的樹陰和小朋友們玩耍的娛樂設施,就是物質食糧。可惜在有的地方,這些也難以盡如人意。
8月16日,有市民反映南昌火車站廣場上的綠化帶“石凳”被鐵欄桿圍了起來,旅客無法坐下休息。8月17日,南昌火車站廣場管理處表示,柵欄圍起來的并非“石凳”,而是“樹池”,有很多旅客對園林植被進行踐踏,廣場管理處為了保護植被,建起鐵欄桿純屬不得已之舉。
很多城市廣場、小區花園的花壇、樹木周圍都會砌這種“池”,而且一般都會砌得既矮又寬,基本上就相當于一圈石凳。如果“保護植被”這個解釋成立,那欄桿就應該修建在“樹池”和植被之間,把植被圍起來而讓出可以坐臥的地方。很簡單地回縮一尺,不光省料,還能避免被議論批評。
干凈整齊的市容固然賞心悅目,但一點人間煙火都沒有,跟高檔樓盤樣板間一樣,“美則美矣,全無靈魂”。這種沒有生氣的市容,不是給市民的,更不是為人民服務的。臟亂差當然該管,但怎么管是個問題。確實,廣場綠植好不容易長好,卻被一些素質不高的人不管不顧地肆意踩踏、攀折,樹叢底下垃圾遍布,甚至還有大小便……問題是,用鐵欄桿圈起來,人們就不會往樹叢里扔垃圾了嗎?恐怕沒那么簡單。更有甚者的是,“樹池”上不能坐臥了,更多人選擇干脆坐臥在地上,如此一來連原本的通道都給堵上了。反而得不償失。其實解決的法子并非只有“堵”之一途,既然大家圖的一是有地方休息,二是比較涼快,管理者大可以找個寬敞地方專門搭出涼棚來供人免費歇腳,如果能提供點免費水什么的就更好了。“小惠未遍,民弗從也”,那就想法子讓實惠來引導民眾,總比粗暴地一圈了之口碑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