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論文 > 正文

警惕“購房入戶”土政策卷土重來

2012-10-10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字體: ]

 在眾多城市假日樓市陷入疲軟之際,貴陽市推出了一系列房產新政,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凡在貴陽市購買商業、辦公用房和首次購買住房的,可在購房區域辦理入戶手續或居住證,享受本市戶籍人口就業、入學、就醫等同等待遇,并且不受入住時間和購房面積的限制。(10月8日《東方早報》)

    想當年,“購房入戶”政策曾被許多城市所采用,甚至被當做經營城市的一大“法寶”,通過這一政策“托”起房地產市場,既解決了商品房空置問題,又提升了地方政府眼前的政績。但與此同時,“購房入戶”不僅導致城市戶籍人口過快增長,給教育、社保帶來沉重壓力,而且拉高了當地房價,讓戶籍居民苦不堪言。正因如此,許多城市逐步叫停了“購房入戶”政策,尤其是近年來,在中央大力調控樓市的背景下,各地轉而對戶籍人口和外來人員購房實行嚴格的“限購”政策,以抑制房地產市場的投機和投資行為。

    “購房入戶”政策以戶口作為獎品,鼓勵外來人員前來購房,這種“托市”行為與中央的樓市調控政策完全背道而馳。“購房入戶”土政策卷土重來是一個值得警惕的信號,它說明一些地方政府對土地財政的依賴從來沒有消除,“托市”的想法從來沒有泯滅,仍在以各種方式“拭探”中央樓市調控的決心。如果“購房入戶”政策得不到當頭棒喝,必將有更多二三線城市效仿之,讓本輪樓市調控功虧一簣。

    當然,也有房地產分析師認為,貴陽推出“購房入戶”政策符合該市的城市發展周期,因為“貴陽目前主城區的房價為5000元/平方米,并不高,市場非常健康”。這是非常奇怪的論調。貴陽目前的房價并不高、市場非常健康,難道是一件壞事嗎?難道非得通過“購房入戶”等政策把房價抬高、把市場弄得不健康才甘心嗎?目前很多二三線城市的房價都不算太高,而之所以要求這些城市也加入樓市調控行列,就是為了未雨綢繆,防止這些城市的房價過快上漲。許多一線城市的情況足以表明,等房價漲上去后再想降下來,就沒那么容易了。

    “購房入戶”政策不僅導致房價上漲,而且該政策本身缺乏正當性和公平性。城市戶口是一種公共資源,“購房入戶”相當于將這種公共資源出賣,而從中獲利的并不是全體市民——相反,這一政策助推房價上漲,讓更多市民買不起房,或讓買房的市民付出更多代價。“購房入戶”政策的最大獲利者是房地產商,他們盲目建造的商品房有了銷路,且能賣個好價錢。政府出賣戶口公共資源,結果是為房地產商謀利,其正當性令人懷疑。

    另一方面,城市戶口還是一種緊缺資源,“購房入戶”政策讓大量外來有錢人獲得城市戶口的同時,必將影響無力購房者獲得城市戶口,比如高校畢業生,比如城市急需的各種人才。“購房入戶”政策其實意味著,能不能獲得某個城市的戶口,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貧、富為依據的,富人可以輕易成為某個城市的居民,而窮人,即使是這個城市需要的人才,也只能做一名“外來務工人員”,享受低人一等的權益——“購房入戶”政策的不公平性顯而易見。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