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論文 > 正文

“百里挑一”還要難上加難 購車搖號如何更加公平合理

2013-11-07  來源:新華網北京頻道
[字體: ]

  從2014年開始,北京每年小汽車搖號指標將較目前的24萬輛縮減近四成,在今年10月搖號中簽率已經達到1.1%的“高難度”后,未來幾年北京購車搖號將難上加難。在嚴控機動車總量以治理大氣污染、交通擁堵的背景下,如何讓難上加難的搖號變得更加公平合理?

    搖號中簽難上加難

    根據北京市發布的《北京市2013-2017年機動車排放污染控制工作方案》任務分解表,未來四年北京市每年的購車指標將由目前的24萬輛降至15萬輛。按照目前所有指標中88%分配給個人的比例計算,2014年起每年個人指標僅有13.2萬輛,平均每月僅有1.1萬輛。

    實際上,今年10月份參加北京個人購車搖號的達到166.25萬人,中簽率僅為1.1%,已是“百里挑一”的高難度。如果參加搖號人數保持穩定,明年的中簽率將“鐵定”降至1%以下,搖中將難上加難。

    根據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的總體規劃,到2017年,北京市機動車保有量控制在600萬輛以內。但在這一過程中,“搖號大軍”將持續上升,也從另一個角度增加了搖號中簽的難度。

    在北京一家國企工作的尚先生表示,自己已經搖號兩年多但至今還未中簽,今后還將面臨“分母越來越大,分子越來越小”的現實,感覺中簽難度還會繼續增加。

    新能源車添新“難題”

    根據上述方案,新能源汽車將成為未來個人購車的一大新選擇,從2014年至2017年,每年新能源車的指標分別將有2萬輛、3萬輛、6萬輛和6萬輛,這也意味著在2016年和2017年,新能源車將占到總搖號指標的40%。

    新能源車配比的提高,將讓普通車指標相應下降,2016年和2017年,每個月個人購買普通汽車搖號指標將僅有6600輛,即使按照現有166.25萬人參與搖號簡單估算,中簽比例也會降至0.4%左右。

    盡管新能源車給意欲購買普通汽車的搖號參與者增加了新的“難題”,但勢必降低購買新能源車的難度,未來四年,北京計劃新增新能源車17萬輛。

    不過,目前新能源汽車和配套設施的現狀,仍不讓人“放心”。根據上述方案,北京市科委將牽頭制定出臺《北京市新能源小客車示范運行管理辦法》,北京市經濟信息化委負責新能源汽車車型選定。對此,在北京一家媒體工作的魯小姐表示,新能源車技術不太成熟,價格也偏貴,可選擇的品牌又相對較少,因此興趣不大。

    瑞銀證券亞太汽車行業主管侯延琨表示,目前新能源汽車技術大幅提高的空間有限,成本較高,配套設施在國內也仍需要大力建設,同時國內消費者對汽車的使用習慣,也對其推廣造成不少“難題”。目前,成熟的新能源電動汽車續航里程大部分在100-200公里,在國內大城市未必能夠滿足出行需求。

    難也要難得相對公平合理

    盡管搖號將難上加難,但為了治理大氣污染和交通擁堵,大力發展公共交通、嚴控機動車總量目前仍然是不得不采取的措施,但如何讓難上加難的搖號變得更加公平合理,將是未來政策完善的重要環節。

    此前,“假”申請與真需求的矛盾曾引發熱議,不少家庭出現了全家老少搖號“齊上陣”就為買一輛車,但依然未能中簽的情況,如何緩解真正購車需求者久搖不中的“怨氣”值得思考。

    到今年年末,北京購車搖號政策就將實施三年。記者采訪的多位“搖號大軍”成員表示,由于連續一兩年都未能中簽,確實有過去外地買車上牌的想法,但看到身邊有朋友參加搖號幾個月就能中簽,不免覺得運氣不佳。尚先生告訴記者:“如果政策對久搖不中的申請人能單設‘搖號池’,提高中簽幾率,那會更合理。”

    對此,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交通管理工程系副教授高萬云表示,如何避免將搖號的難度變為運氣的比拼,讓搖號更加公平合理,相關政策仍有待繼續完善。

    此外,還有觀點認為購車搖號要與停車泊位證明掛鉤,以增加搖號資格審核條件,對此,北京市交通部門表示,未來搖號的相關政策仍在研究當中。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