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論文 > 正文

采血服務不能等人上門

2013-12-21  來源:新京報
[字體: ]

 國外通過各種方式,主動與獻血者聯系,提供貼心的服務,這種態度值得我們借鑒。

  有市民反映,根據首都獻血服務網登記的采血點去獻血,連跑兩個采血點都撲了個空。而之前,新京報還報道了積水潭新華百貨門口的采血車“荒廢”數月的新聞。

  懷著一腔熱情去參加無償獻血,結果卻跑了個空,這叫人情何以堪。采血車“荒廢”數月,不僅占地,還浪費公共資源,這同樣讓人心里不是滋味。

  對于這些問題,相關部門解釋說,是因為管理上的疏漏。臨時采血點經常更換地點,是因為網站信息未及時進行更新。采血車“荒廢”是采血量過少,導致運作“暫停”。不過,從這些問題中,可以看出的是,采血單位缺乏一種主動服務的精神。

  此前我看過媒體曾報道,美國很少有街頭流動獻血車,采血單位獻血招募的主要方式為電話招募、上門招募,以及網絡招募等。也就是說,采血單位并不是等人上門,而是通過各種方式,主動與獻血者聯系,提供貼心的服務,這種態度值得我們借鑒。

  比如,現在大家越來越習慣上網,采血單位不妨和各家網站合作,實行獻血網絡預約,報名者只要留下電話和姓名,此后,采血單位有招募員與這些報名者進行聯系。確定有意獻血者的地址之后,對這些地址進行歸類,如果有獻血者比較多且集中的區域,可派獻血車提供上門服務。如果獻血者比較分散,可告知其到最近的臨時采血點參與獻血。

  這幾年來,北京屢屢發生血荒,而這種血液緊張的局面,一方面固然與民眾獻血意識差,存在認知誤區有關,但同時,采血單位對于無償獻血推廣不夠,人性化服務缺乏,也是一大原因。希望相關采血單位今后加大服務的改善,別再傷了獻血志愿者的心。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