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論文 > 正文

新華網北京頻道 > 正文 “把事情壓下來”只會壓低公信力

2014-04-22  來源:京華時報
[字體: ]

 近日,一則“執法部門利用權力打人”的視頻在網上受到關注,直指廣西鹿寨縣公安部門涉嫌毆打村民。記者與當地相關部門反復核實,希望了解事件原委,當地卻拒不回應,只是稱想“把事情壓下來”。

  網傳視頻顯示,身著警服的人員和當地村民發生沖突,有村民在沖突中受傷。“有圖有真相”讓人難以否認此事的存在。如果網絡傳播的是謠言,政府部 門應理直氣壯出來辟謠,說明真相、消除質疑。面對錯綜復雜的輿情,當地卻要一味“把事情壓下來”,不得不讓人懷疑這種態度背后的邏輯:無非是不想讓問題暴 露出來,害怕社會輿論的壓力,害怕事情鬧大了不好收場。

  把頭埋在沙子里當“鴕鳥”,隱瞞事實真相,對公眾質疑充耳不聞,曾是一些地方面對復雜問題的一貫做法,也確有一些地方憑借這一“葵花寶典”僥幸過關。然而,在信息傳播迅速、渠道多樣的自媒體時代,此舉恐怕難以奏效。

  網民質疑聲四起,鹿寨縣有關部門卻視而不見,一心要“把事情壓下來”,這也難免不讓人揣測:這其中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又有什么隱衷不能放在陽光下曬一曬?

  一味“捂蓋子”,將公眾“蒙在鼓里”,其結果只會背離群眾。當前確有一些單位和部門同鹿寨縣“把事情壓下來”的思維一樣,面對問題,不是積極去 尋求解決途徑,而是想方設法“捂”和“蓋”。對待媒體追問,要么使用外交辭令繞圈子、捉迷藏,要么避重就輕、敷衍塞責,有的甚至矢口否認、知情說謊。

  遮遮掩掩擋不住真相,信息的缺位只會使得謠諑不斷。當公開透明成為時代特征,當公眾維權意識日益提高,文過飾非無異于掩耳盜鈴。如果一些地方政府信息不及時公開,就難免產生各種議論,甚至無端猜測,容易誤導或引起群眾的不滿。

唯有向公眾“說真話、交實底”,地方黨委政府的公信力才會得以維護,良好的形象才能樹立。“把事情壓下來”的想法和手段,終究壓不住真相,卻會壓低了地方黨委政府的公信力,最終使自身形象受損。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