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論文 > 正文

文化“斷層”?個人能力? 海歸就業難在哪里?

2014-05-09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體: ]

  找工作個人能力是關鍵

  文化“斷層”的困惑

  2014年全國高校畢業生規模將達727萬,比去年增加28萬,再創歷史新高。2013年有27萬名留學生歸國,今年預計海歸人數比去年增長近 50%,今年將迎來“史上最大海歸潮”。這意味著,2014年就業季預計將有超過30萬名海歸同國內727萬名應屆畢業生一起參與就業競爭,海歸就業變得 比之前更加困難。除了越來越多的求職人數,造成海歸就業難的原因還有什么?

  難點一: 校招季不等人

  當被問及高校畢業生和海歸規模越來越大從而導致就業難這個問題時,留美海歸曲凱告訴筆者:“‘僧多粥少’這個大環境短時間是改變不了的,也是我 們不得不面對的。”不過曲凱最擔心的不是求職人數的暴增。曲凱認為,競爭人數導致就業變困難是一個問題,但是還有一個問題令他在找工作時很無奈,那就是錯 過校招季。

  “國內大多數企業的招聘期在當年8月到12月之間,面向應屆生,而海歸一般的畢業時間大多數是在來年6月,少部分是12月。”曲凱無奈說道。所 以對于海歸來說,回國找工作時能不能被當做應屆生對待首先就是一個讓很多人憂慮的問題,其次就是很多海歸都會錯過校招季。“目前只有極少數企業開啟了海外 招聘流程,在海外投國內的工作崗位,因為不能參加筆試面試等,可行性幾乎為零,而且這些人也很少會有機會或精力去各個學校參加校園宣講會招聘會等,所以從 時間點和資源的角度來說,海歸都是弱勢群體。”曲凱道。

  難點二:文化“斷層”的困惑

  留法海歸丁朝霞認為海歸就業難主要是因為文化“斷層”。“文化‘斷層’簡單來說就是海歸因為在國外的時間比較長,導致回國后不適應國內的文化, 進而導致相親、找工作、人際交往等一系列問題的發生。”丁朝霞解釋道。“文化‘斷層’可以通過時間來緩解,但是對回國馬上面臨找工作的年輕海歸來說,這顯 然是一個不小的問題。海歸經過若干年的國外留學,已經適應國外的環境,回國必定有個文化沖擊,不適應國內的處事方式等。”

  對留學時間較長的海歸來講,文化“斷層”顯然是一個不小的問題,但是留學時間短的海歸也有自己的煩惱。海歸吳斯曼是在英國讀的碩士,“我讀的是 一年制碩士,這一年來英語還沒說溜就回國了。”在英國待的這一年時間里,吳斯曼最常做的就是和一群中國留學生聚在一起,或者組隊游歐洲。“一年倒是拿到手 一個外國碩士文憑,可是學到的東西自己有數,如果跟以前那些保研同學一起爭工作機會的話我心里真沒底。”

  難點三:招聘這關不好過

  智聯招聘近日發布的調查顯示,超過七成企業人力資源主管表示,不會優先錄用海歸。具體來說,66.1%的人表示會一視同仁,平等對待;不喜歡海 歸的人力資源主管和管理階層為8.0%;另有25.9%的人表示比較青睞海歸。用人成本太高、容易跳槽、個人能力不過硬這些都是用人者拒絕海歸的原因。除 了這些因素,有公司人力資源主管表示:“海歸中所學知識和所做事情完全無關是一個比較普遍的情況,所以企業會挑更好用的人。我們對國內的學生更了解,覺得 國內的學生工作的時間可能更長,期望的待遇更低。”

Life Learner(一家學習網站)的創始人郁宏翔表示:“我想雇這樣的海歸:回來至少英文流利到接近native speaker(說本族語言的人)程度的。一般而言,這說明他不是躲在中國學生圈子里的,他擅長交際而且比較活躍,他的個人能力也差不到哪里去。實際上, 不僅我們,幾乎所有的公司都想擁有一批個人能力過硬的海歸。”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