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6日上午獲悉,為防范個人綜合消費貸款領域的風險,北京銀監局日前下發《關于個人綜合消費貸款領域風險提示的通知》,將轄區內各銀行發放抵押 消費貸款的上限定為100萬元人民幣,期限最長為10年,且貸款人需在貸后提供發票等證明。這意味著,挪用消費貸款用于購房、投資等非消費領域的騙貸行為 今后將難上加難。
目的
嚴審大額消費貸款
銀監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根據中國銀監會相關精神,北京銀監局在廣泛征求商業銀行意見后出臺了此文件,內容既適用于轄內中資商業銀行也適用于外資 商業銀行。《通知》要求,各商業銀行應規范個人綜合消費貸款用途,細化用途范圍,不得用于購房、投資等非消費領域,同時不得利用個人住房按揭貸款與個人綜 合消費貸款相捆綁的個人組合貸款品種。
《通知》要求銀行從交易價格、借款人消費需求、消費意愿等維度對消費的合理性進行深入分析,多方查證貸款用途的真實性,并通過實地調查、賬戶監控、關聯人訪談等加強貸后檢查,密切關注金額較大、期限較長的個人綜合消費貸款。
一位國有商業銀行人士告訴記者,以目前的利率水平,100萬的額度基本可以滿足大多數貸款人的消費需求。今后抵押消費貸款的審查將更加嚴格,尤其對于大額消費貸款。在貸后管理方面,銀行也會更注重核實體現消費真實用途的相關證明。
現狀
各銀行普遍超標
個人消費貸款是銀行發放的用于指定用途的人民幣貸款,主要用于個人耐用消費品購買以及旅游、婚慶、教育、裝修等消費事項,分為抵押貸款和無抵押信用貸款兩種。與信用貸款相比,抵押貸款額度高,利息低,是貸款人普遍采用的方式。
記者了解到,目前各銀行個人抵押消費貸款上限普遍高于100萬,部分銀行的貸款期限可長達30年甚至更長。例如招商銀行房產抵押個人消費貸款, 額度是房產評估價格的70%,貸款金額最高可達200萬元,最長可貸30年。郵儲銀行個人綜合消費貸款授信期限最長13年,授信金額3萬元至300萬元。 民生銀行個人綜合消費貸款裝修最高貸款金額200萬、購耐用消費品最高50萬、教育最高100萬。建行、農行的個人抵押消費貸款上限是200萬元。中信銀 行則規定,授信期限與授信申請人年齡之和不超過70年。
問題
消費貸曲線入樓市、買理財
記者了解到,在二手房貸普遍收緊、第三方理財市場火爆的情況下,現在以消費貸或抵押貸的形式,讓貸款“曲線”進入樓市或民間投資市場的情況屢見不鮮,而個別銀行為了賺取利潤也對此行為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以裝修貸款為例,目前央行的貸款基準利率為:一年6.0%,一至三年6.15%,三至五年6.4%,五年以上6.55%。中行、工行、建行等國 有銀行利率在基準利率基礎上上浮10%至15%,招行、民生等股份制銀行則上浮20%至30%。如果個人申請一筆裝修消費貸款,支付8%的利率,就可獲得 數百萬的資金。于是不少擔保公司趁機推出了“貸款、理財、購房”一條龍服務。即制造虛假裝修合同,幫助消費者從銀行騙取大額消費貸款,然后讓消費者購買收 益率在10%以上的理財產品,同時與房產中介合作幫助消費者將貸款變為購房款。
而銀行受利率市場化沖擊,利差收入逐漸減少,個人消費貸款的高利率也對銀行有著巨大的吸引力。與房貸優惠利率相比,目前消費貸款利率普遍都在基 準利率基礎上上浮25%以上,有的甚至超過40%,從盈利最大化角度考慮,銀行也傾向于收益率更高的個人經營性貸款和非購房消費貸款。
隨著新規落地,消費貸款灰色地帶將進一步收窄。需要提醒個人消費者,騙貸行為一旦被監管部門發現,不但貸款被強制收回,還有可能造成個人信用受損,導致今后無法獲得貸款,甚至面臨罰款。切莫因為貪圖一時利益,聽信擔保公司或房產中介的一面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