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論文 > 正文

打車軟件被“收編”:“看得見的手”往哪兒放?

2014-05-30  來源: 新華網
[字體: ]

由市場這雙“看不見的手”主導的打車軟件,將面臨被政府“看得見的手”“收編”的境 遇。根據交通運輸部27日公布《關于促進手機軟件召車等出租汽車電召服務有序發展的通知(征求意見稿)》,打車軟件將被“統一接入管理”,此舉引發了廣泛 關注和質疑。

  “看不見的手”能發揮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完成“看得見的手”做不到、做不好的事。

  一邊是“打車難”久久難解,另一邊是互聯網思維不斷突破既定產業模式。打車軟件就是在問題導向驅動之下、由新興技術催生的創新產品。實踐證明, 其對方便市民打車、降低出租車空載率均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也培育了一個龐大的移動支付群體:數據顯示,至今年一季度,中國打車APP客戶端的用戶規模近1 億。打車軟件可謂實現了“多贏”,前景如此被看好,以至于一些互聯網企業不惜通過“燒錢”補貼來爭奪市場份額。

  “看不見的手”也常出現“失靈”,需要“看得見的手”及時“出手”。比如,出租車司機在行駛過程中使用打車軟件搶單,會帶來安全隱患;為賺取打 車軟件補貼,司機可能會對路邊招手的乘客拒載;“黑車司機”也可能安裝軟件,參與到出租車運營中來。這些“失范”情形,需要政府部門履行監管職責,及時糾 偏。一些地方出臺的“高峰期禁用打車軟件”等舉措,用意也正在于此。

  “看不見的手”帶來利好,但也不可避免地會觸動既得利益者;而這些利益,又往往與“看得見的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打車軟件對各出租車公司原 有的電召業務構成了直接競爭,進而影響到出租車公司的業務。而一個現實是,許多地方實行出租車專營,出租車公司擁有政府保護的壟斷地位。

  一些人擔心,“看得見的手”會以“規范管理”、促進“行業健康發展”、“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之名,行維護壟斷利益、部門利益之實;如此一來,創新的事物也就此被扼殺。

  針對“征求意見稿”,還有一些人提出了質疑。比如統一的電召服務平臺由誰來建?如何確保各市場主體的機會公平?“一刀切”的管理能否解決打車軟 件現存的問題?是否存在通過立法將部門利益固定化的可能性?一些人還提出,用兩周時間來征求意見未免顯得“匆忙”,并希望能提供多個版本的征求意見稿等。

  “實現出租汽車電召服務統一接入管理”,能否推動資源配置實現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優化?是否有助于讓企業和個人有更多活力和更大空間去發展經濟、創造財富?相信市場會給出最后答案。

  一些業內人士評價目前市場經濟的現狀時說:“看不見的手,越來越看不見;閑不住的手,越來越閑不住了。”要讓“看不見的手”真正起到“決定性作 用”,就要把“看得見的手”真正管住,要切斷其與壟斷主體間的利益關聯,并防止其“與民爭利”,并在啃“硬骨頭”、打破“利益藩籬”方面主動作為。

  還是回到出租車的“打車難”。出租車難打,除了信息不對稱、車輛忙閑不均外,也與部分出租車司機因不滿“份子錢”過高有關;而“份子錢”過高,又直接限制了出租車供應的增加。對這些問題,交通運輸部門這雙“看得見的手”,何時能拿出決心來真正“規范”“管理”?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