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論文 > 正文

整治景區亂象也要打“老虎”

2015-04-03  來源:新京報
[字體: ]

 具有最高服務標準的5A級旅游景區,在哪些方面違了規?違規程度是如何衡量的?以至于需要細分到嚴重警告和警告兩個檔次,這些都需要向公眾有個交代。不明不白的處理,對遏制當前旅游亂象意義不大。

  據報道,4月2日,國家旅游局通報了旅游市場秩序專項整治行動情況。從去年第四季度到今年第一季度,各地有44家A級旅游景區被摘牌,5A級旅游景區中,沈陽植物園景區被嚴重警告,山西五臺山風景區、南京夫子廟秦淮風光帶景區、杭州千島湖風景名勝區等9家被警告。

  這份名單中,最引人關注的是10家5A級景區。按照現行A級景區評定標準,他們代表了最具文化性、最有特色和最高服務標準的旅游景區。處分表 明,至少在整治階段內,這些5A級景區不那么夠格,沒有達到理應達到的服務標準。但公眾無從得知,這些景區在哪些方面違了規;更無從得知,違規程度是如何 衡量的,以至于需要細分到嚴重警告和警告兩個檔次。

  公眾憑經驗能夠判斷的是,管理部門對景區的警告處分,效果堪虞。多年來對旅游市場的整治,不是沒用過摘牌、警告等嚴厲措施,但從結果來看,后果 并不嚴重。至少沒有改變景區運營的固有范式。那些備受旅游者詬病的市場惡習,并未隨一次又一次的“重拳出擊”就有所改變。因短期利益破壞旅游資源、惡性競 爭、強迫購物、景區門票大幅漲價、黑導游等現象,仍屢見不鮮。

  事實證明,以各種警告為手段糾正5A級景區亂象,重喝輕打,會讓人們聯想,是否與一些5A級景區背后的利益格局有關聯。越是評定等級高的景區, 在地方經濟中的作用就越大,這是常識。出于地方經濟利益和形象的考慮,即使景區再違規也不能動真格的,這是常情。或許正是這種“常識”和“常情”,最終形 成了對景區巡例監管的“常態”。

  從全局性旅游市場的發展趨勢和這個行業所起的重要作用看,對地方景區違規,不能再板子高高舉起輕輕放下了。A級景區相當于“蒼蠅”,5A級景區 才是真正的“老虎”。問題多多的低級別景區固然要摘牌,但是,那些5A級景區就沒有比它們更混亂、更惡劣的現象嗎?從近年媒體曝光來看,這樣的事例不在少 數。整治旅游景區亂象,必須執法公平。

  景區管理的無力要變為有力,只靠旅游主管部門的運動式監管無濟于事,地方政府應當切實履行事權,算清短期利益和長遠利益的大賬,讓日常監管真正發揮作用。

  除旅游主管部門和地方政府履行好職責外,還需要形成允許旅游者真正參與進來的社會監督體系。如果旅游者不是只擁有無法掌握維權進程的一點“投訴 權”,還能夠對景區質量等級和運營資質用腳投票,景區才能真正感受到壓力。此外,應該建立以旅游法為基礎的長效監管機制。2013年的旅游法,需要盡快出 臺更有操作性的實施細則。比如,對于景區違規,什么是警告、嚴重警告、摘牌的臨界線,應當設置什么處罰標準,都應給出更明確的法理依據。

  有法理依據,有立體監督,有明確的高壓線,景區才能感受到違規的后果有多嚴重,旅游市場的亂象才有望被遏制。比起對5A級風景區“嚴重警告”,這才是真正的施以重典。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