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論文 > 正文

治理天價拖車亂象不能再拖

2016-01-07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字體: ]

 近日媒體報道一貨車司機在北京出車禍后叫了拖車救援,拖車費高達12.87萬元,司機四處奔走兩個月后依然無解,天價拖車費再次引發輿論熱議。

    天價拖車費本質是攫取暴利。據行業人士介紹,汽車救援收費全由救援公司自己定價。而救援公司入行門檻低,在注冊資金方面沒有限制,只要工商 備案登記注冊即可。近年來,各地天價拖車費事件頻出。一方面,反映出制度缺失,公共應急救援服務缺位;一方面,反映出監管空白。

    按照國家發改委和交通運輸部的相關通知規定,當事人可以選擇社會救援機構實施救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妨礙和阻止當事人委托的救援機構進場 服務。規定看似保障了當事人的選擇自由,但實際操作中,卻由于缺少細則,讓一些人鉆了空子。拖車的成本到底是多少,往往由拖車公司說了算。

    梳理各地天價拖車費事件,其中一些涉及有關部門變相指定“沾親帶故”的救援公司。因此,天價拖車費背后到底有什么人得利,為何面對公眾的指責,天價拖車費一次又一次不了了之,需要相關部門好好查一查。

    對漫天要價的違規違法行為要堅決查清、嚴肅查處,同時應盡快開放道路救援市場,充分利用民間資本參與競爭,打破壟斷利益鏈條,以充分的競爭倒逼拖車價格透明、公正、合理也應提上議事日程,這樣才能使市場和諧有序發展,拖車費“趁火打劫”的亂象也才能逐漸消除。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