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論文 > 正文

微信,怎樣讓我們變得“孤獨”

2016-03-04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一篇《夫妻同床共枕還在微信上道晚安》的文章在網上熱傳,引起人們關注與討論。一方面,微信在生活中已成為重要的通訊工具;另一方面,微信也在某種程度上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

    這篇熱傳的文章說:薛先生是記者的一個朋友。他和妻子都是80后,感情很好。10年前異地戀時,網絡不方便,兩個人經常坐火車橫跨大半個中 國見面。現在,薛先生發現,兩個人感情仍然很好:“和老婆睡一個雙人枕上,卻經常在她微信里留言道晚安。” 薛先生覺得,“這是件很小也很可悲的事情”,元旦時,和妻子相約戒掉睡前玩手機的習慣,可是,到現在都沒改過來……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微信等現代即時通訊工具第一次引起類似的爭論了。2014年4月,一條關于社交狂人的視頻在網絡上被播放了近4500萬 次。一位叫加里·特克(Gary Turk)的年輕人面對鏡頭,控訴手機加重了人的孤獨,“我有422個聯系人,但我很孤獨……”。彼時,這種真實發生的現象被冠以“微信孤獨癥”的名號, 并且也曾在網絡上大肆傳播。但在這一波傳播過后,多數人把“微信孤獨癥”忘得一干二凈,而微信仍存在于手機中。

    所以,不管你承不承認,手機已經綁架了我們的生活,也改變了大家的相處方式。“朋友圈里大家情意綿綿,現實生活中卻很少相見”已經是常態了,而這正是反映出在如今的微信時代,我們生存出現孤獨、精神產生孤獨感似乎正在成為一種普遍的現象。

    有人曾歸納“微信孤獨癥”的一些癥狀。“人們在網上待的時間越長,在現實中與人打交道的機會就越少。”這是人際關系中的疏離與孤獨。

    科技正促成一些“后現代主義時代的家庭”,雖然同在一個屋檐下,每人待在各自的房間上網,家庭成員的關系變得疏離,社會的組織結構變了。這是家庭關系中的孤獨。

    還有人說,“社交工具讓網友變成了朋友,也讓朋友變成了網友。”有3000多個微信聯系人,4000多個手機聯系人,常聯系的卻很少。我們 每參加一場活動,添加微信號、掃微信二維碼成了標準動作,“我微信在線的時候很熱鬧,不在線的時候很孤獨。”這是朋友的生活中的孤獨。

    我們人的存在,是由自我和我們與世界的關系構成。一旦我們產生孤獨、孤獨感,說明我們的自我的主體性,我們與世界的關系出現了問題。孤獨、 孤獨感,是我們意識到我們的生活、我們的情感和精神和周圍之間仿佛有一堵“墻”。這體現的既是人的自我的分裂,也是失去了和人們共生欲望的感受,而最終使 自己一直處于冷冰冰的孤獨之中。

    所以,因為微信,無論是“人們在網上待的時間越長,在現實中與人打交道的機會就越少”,還是“家庭成員的關系變得疏離,也許是社會的組織結 構變了”,乃至“我微信在線的時候很熱鬧,不在線的時候很孤獨”,實際上都是我們不僅喪失了自我,也喪失了自我和世界的關系,最重要是喪失了我們個體與客 觀世界的聯系,失去外在指向,被限定和依附在微信世界的生活當中。正像一個網絡段子所描述的那樣:“每天早晨,人類從微信中醒來,不刷牙、不洗臉、不下 床……第一件事,用各種各樣的安卓、iOS、iPhone、iPad、三星、HTC、聯想、OPPO……奔向同一個App:微信。每天早晨,每個草根,和 屌絲,都突然找到了皇帝批奏折的感覺,要瀏覽比真皇帝的奏折還要多得多的微信留言。”上個世紀末,弗雷德里克·姆遜出版《文化轉向》一書認為:后現代主義 的兩個特征包括了現實轉化為影像和時間斷裂為一系列永恒的現在。而這正與當下即時通訊工具所造成的現象一致。有研究就認為,即時通訊工具正造成空間距離感 的模糊或消失。微信使時間化為破碎的、間斷的“永恒的當下”,現實也在微信中化為影像。這種生存(僅僅生存于微信世界)的限定和束縛(即“破碎的、間斷的 ‘永恒的當下’”),讓我們感覺到,似乎只有微信世界才有意義,才是一切,從而失去了外在的世界、外在的生活,構成了我們的“微信孤獨癥”。

    有人說,“人的孤獨感和對科技發展的擔憂,都源于對確定性和秩序的失去的恐懼。”其實,要避免這樣的孤獨的焦慮和技術的焦慮,主要的還在 于,我們不能從現實的客觀世界逃避到微信世界,失去自我和主體性,放棄和世界的聯系。這也就告訴我們,如果避免持續地處于孤獨狀態中,我們就要重新確立我 們的外在指向。

    這就是,我們需要重新恢復與世界的直接聯系,使自己的對更廣大的客觀世界的感覺復活和蘇醒,在實際生活中重新調整自己,建立新的人際關系, 尋找到我們感興趣的工作和生活,向他人敞開,尋求與自己的同胞有意識的溝通,與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體驗,分享愉快和歡悅。我們需要他人給予的愛,也積極 主動地關切他人的幸福。這樣,就是我們戰勝了孤獨,戰勝了焦慮。這給予我們哲學的意義就是,我們人的生存原來是作為一種精神來確保自由和解放,去克服自己 限定者的限定作用;我們也許就是這樣被存在本身召喚的,即是在本身被存在限定的同時,借助限定進入到自由和無限中去的……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