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紅水母 Tiburonia granrojo(拉丁文名)
身長直徑1米。居于深海,水深1500米。
深海珊瑚林
7月12日,深海奇珍展覽將在云南省博物館開展,該展覽是2011年中法文化之春的組成活動之一。“深海奇珍”是由法國公司開發和研制的海洋科普展覽,由多件栩栩如生的珍奇深海動物標本(有12種大型深海生物標本、13種中型深海生物標本和18種小型深海生物標本)、67張高清晰度的深海生物照片以及三部關于深海生物的影片組成,最深處的生物來自海平面6000米以下的區域,展示了科學家在深海所發現的壯觀生態系統及非凡景象,其中有許多畫面首次呈現在世人眼前都是靠深海潛艇捕獲、拍攝的。該展覽揭秘了在深海所發現的非常壯觀的動物世界、生態系統以及奇特現象。
關于海洋生物的展覽的確很多,但關于深海生物的展覽獨“深海奇珍”一家。這些作品包含了在6000米的深海由高端攝影器材捕捉到的珍奇影像,例如彌足珍貴的深海吸血鬼烏賊、有鰭章魚、活化石以及纖巧的發光生物體等,這些珍貴生物捕獲于海洋學家進行深海潛水任務時,并被用作科研用途。它們被涂上樹脂膠以保持完好無缺的本來形態與色澤,或經法國國家歷史博物館動物標本師研制的特殊方法,從而變成栩栩如生的標本,然后存放在布置成海底環境的水族箱中,才最終以最好的方式呈現在公眾面前。
在展覽中,觀眾可以看到各種前所未見的深海珍奇生物,例如寶石魷魚的發光器就覆蓋了整個身體,外型看來像極了一顆巨大的草莓,甚至可以依周圍的光亮程度,自己打開或關閉發光器來掩飾自身的存在,不讓掠食者或獵物們發現。此外,長著一對象耳的十字蛸章魚、擁有發光器的鸚鵡魷魚、宛如精美水晶吊燈的大鐘水母、擅長制造國慶煙火的管水母、長得像電影中恐怖怪客的魚、穿著絢麗螢光彩衣的各種水母、模樣可愛像皮卡丘的煙灰蛸小章魚,以及由龐貝蟲群聚而成的玫瑰園等神秘、瑰麗又奇幻的深海世界生物,更是令人驚艷稱奇。
關于海洋生物的展覽的確很多,但關于深海生物的展覽獨“深海奇珍”一家。這些作品包含了在6000米的深海由高端攝影器材捕捉到的珍奇影像,例如彌足珍貴的深海吸血鬼烏賊、有鰭章魚、活化石以及纖巧的發光生物體等,這些珍貴生物捕獲于海洋學家進行深海潛水任務時,并被用作科研用途。它們被涂上樹脂膠以保持完好無缺的本來形態與色澤,或經法國國家歷史博物館動物標本師研制的特殊方法,從而變成栩栩如生的標本,然后存放在布置成海底環境的水族箱中,才最終以最好的方式呈現在公眾面前。
在展覽中,觀眾可以看到各種前所未見的深海珍奇生物,例如寶石魷魚的發光器就覆蓋了整個身體,外型看來像極了一顆巨大的草莓,甚至可以依周圍的光亮程度,自己打開或關閉發光器來掩飾自身的存在,不讓掠食者或獵物們發現。此外,長著一對象耳的十字蛸章魚、擁有發光器的鸚鵡魷魚、宛如精美水晶吊燈的大鐘水母、擅長制造國慶煙火的管水母、長得像電影中恐怖怪客的魚、穿著絢麗螢光彩衣的各種水母、模樣可愛像皮卡丘的煙灰蛸小章魚,以及由龐貝蟲群聚而成的玫瑰園等神秘、瑰麗又奇幻的深海世界生物,更是令人驚艷稱奇。
強生海連號(Johnson Sea Link):強生海連號是一艘先進的潛水艇,采用無人駕駛,科學家利用特殊光打亮你眼前的深海,展示出人生中最令人驚嘆的、最不可思議的時刻,感覺就像到月球旅行了一次那樣神奇。
該活動于2007年11月在巴黎自然歷史博物館首次舉辦,隨后開始在各國巡回舉辦。之后,開始全球巡展,從中國香港開始,再陸續前往安哥拉、中國臺灣、中國大陸以及其他國家和地區。先后在中國上海、浙江等地巡展,所到之處反響巨大,造成了巨大的轟動效應。
“深海奇珍”將呈現海底深處的景觀及在那里生活的美麗動物們,希望借此使人們感受到保護它們的緊迫性,因為這些生物已經瀕臨滅絕。這個展覽,不僅讓我們面對面地感受到人類在海洋探索領域的卓越進步,更加提醒人類加強海洋資源保護開發的歷史責任。
展覽通過視覺及影像的互動,激發人們對陌生深海的情感,從而喚起大家保護海洋的意識。正如“深海奇珍”展覽主創克萊爾所說:“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教育公眾,只有讓公眾認識到海底世界,他們才會積極地去保護這些他們感興趣的生物。”了解眼前這些珍貴生命正在面臨物種滅絕的威脅,才會有效引起人們對海洋危機的關注,進一步提升大家對海洋資源保護問題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