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國城市發展研究院5日公布《2011中國城市發展綜合評價報告》(以下簡稱《評價報告》)。在公共服務水平指標上,北京市排名全國第一位;在個人受益指標上,北京市居第二位。
近年來,北京市在大力發展經濟的同時,注重社會公共服務體系的建設和投入,社會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取得顯著進展,人民群眾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評價報告》顯示,北京每萬人擁有醫院、衛生院床位數接近50個,居于全國首位;每萬人擁有50名醫生,居全國第四位;人均公共服務財政支出達5088元,居全國第三位。在公共服務水平三個子系統——財政公共投入比重、公共項目規模、社保范圍及水平中,北京分別居第二、第三和第七位。“北京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和資源基礎,并注重政府投入公共服務。”中國城市發展研究院有關負責人指出。
“居民實際享有水平”即個人受益指標,反映了居民在城市發展中得到的實惠和機會。在這一指標上,北京僅次于常州,排名第二。調查數據顯示,北京人均年末儲蓄余額達到8.3萬元,居全國第一位;人均社會消費品零售額達到3萬元,居全國第二位。
而在將來,北京的公共服務水平將再上一個臺階。前不久發布的《中共北京市委關于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全面推進社會建設的意見》指出,今后五年,要努力使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居全國前列并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人享有社會保障、享受基本公共服務。
在中國城市科學發展綜合排名中,北京市位列第八位,在四個直轄市中居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