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劉承漢和孫全潔夫婦在家整理捐贈衣物
今天上午,北京市石景山區社會福利院門外,百余位熱心市民從四面八方趕到這里,手上拎著打包好的衣物。每位捐衣服的市民都會收到一張收據,并會被北京市義工聯的義工們貼上一個愛心捐贈的標簽。
今天早上8時許,北京市義工聯的義工們就支起桌子,準備接收衣物。五六十位義工被分成了三組,其中一組留守原地,接收登記并分揀衣服,第二組來到附近的郵局,準備填寫郵寄單,并且幫助將打包好衣服的布袋縫制好,第三組則穿梭在捐贈現場和郵局之間,負責運送衣物。
早上8時10分,一位年過六旬的大爺拎著兩大包衣服,第一個趕到現場,老人是從回龍觀倒了好幾趟車趕過來的。開收據時,老爺子樂呵呵地說,一定要寫上老伴的名字,因為老伴身體不好,不能趕來現場,他要完成“任務”。
“需要我們幫著你們運衣服嗎?”家住馬連洼的張先生夫婦開車將七八十件衣服送到現場,并主動提出來可以開車幫著把衣服拉到郵局。張先生的妻子章女士笑著說,女兒出嫁后,家里到處都是女兒不穿的衣服,很多都還很新,她特地將這些衣服整理出來,再次清洗干凈,讓老伴提前查好地圖,定好GPS,將衣服送過來了。
年過八旬的劉承漢和孫全潔兩位老人曾在貴州當地工作過一年,對當地的民辦教師的生存狀況很了解,今天托人將閑置的衣服送到了捐贈現場。
人群中,記者還留意到一位小朋友,今年不過兩歲,小家伙是和父母、奶奶一起來到現場的,嘴里不停地念叨:“我是愛心寶貝。”小家伙的父親趙先生說,他們想讓孩子從小就接受愛心熏陶,因此這才全家都從開陽橋趕過來捐舊衣服。
截至記者發稿時,已有百余位愛心市民到場捐贈了上千件衣服,現場仍源源不斷地有市民趕來。北京市義工聯本次活動負責人楊天舒表示,這批衣服不僅捐到廣西,還將分流出來一部分郵寄到貴州,發給當地的貧困居民。北京市義工聯還將組織類似捐舊衣服的活動,有意的市民可以隨時關注北京市義工聯的百度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