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宣教 > 正文

高端體檢價格嚴重注水 建議市民仔細甄別

2012-02-23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境外體檢報價70萬,中介賺走一半;國內普通體檢價高就敢稱高端

    不久前,臺灣地區開放大陸人士申請來臺健康檢查和醫學美容,這無疑為近年來大陸日漸火爆的高端體檢熱又添一把火。目前,花費十幾萬元甚至幾十萬元到瑞士、日本、我國臺灣等地“體檢旅游”的大陸人士越來越多,北京一些體檢機構也瞄準這一市場推出高價體檢套餐。

    高價就是高端?高端體檢是否物有所值?北京醫療水平全國領先,市民為什么舍近求遠去境外體檢?記者調查發現,高端專項體檢在本市尚屬空白,現有的部分高端體檢價格注水嚴重,市民一定仔細甄別,避免被高端體檢熱“燙傷”。

    境外體檢:

    數十萬出境體檢費 中介賺走一半多

    旅游業內人士田先生表示,出境體檢和醫療是近年新興的高端旅游項目之一。

    有報道顯示,臺灣新光健康管理公司自2009年以來,已接待來自北京、廣州等地的近千名大陸人士赴臺健康體檢。去年3月,北京就有一個18人的赴韓美容團。此外,赴瑞士體檢、注射羊胎素,到日本進行癌癥體檢的國內游客也逐漸增多。據某旅行社透露,出境體檢游客人數每年以大約5%的速度遞增,僅這家旅行社高峰時一個月就有20多位赴境外體檢的客戶。一些旅行社還在時尚雜志投放醫療旅游廣告,吸引高端人群。

    出境高端體檢,價格不菲。“去瑞士體檢、注射羊胎素,總共需要近50萬元。”一家銷售瑞士體檢線路的公司業務員告訴記者,他不厭其煩地推銷著線路,甚至舉出南非前總統曼德拉等事例,以證明注射羊胎素可以“返老還童”。據了解,境外體檢、健康旅行的最高報價能達到近70萬元。

    價格雖高,但注水嚴重。境外體檢,大多不是旅行社組織,而由中介公司或健康管理公司組團,這些中介拿走了報價中的大部分。例如瑞士體檢項目,該國相關機構提供的包括標準客房、體檢、注射羊胎素等全套服務僅收費1萬歐元左右,折合人民幣約10萬元,加上往返路費也不會超過14萬元。按此計算,中介公司利用“高端體檢”噱頭,在每位客人身上可賺得高達35萬元的利潤。

    北京體檢:

    高端僅是價格高

    北京醫療資源集中,部分醫院和專科的醫療水平已達到國際一流,可為什么舍近求遠去境外體檢的人越來越多?

    據統計,北京每年體檢總人次在400萬人次左右,其中單純健康體檢達到240萬人次。如果每人次體檢按照300元粗略計算,每年北京體檢市場的收入將達7億元以上。如此巨大的市場,高端體檢則剛剛起步。

    北京體檢中心主任孫力光表示,目前醫療水平最高的三甲公立醫院,考慮到醫院的公益性,不太敢涉足高端體檢。三甲醫療機構的體檢中心均以普通人需求為主,體現政府從治病向防病的轉變。

    一些民營機構又因為自身實力有限,難以進軍高端體檢市場。“一臺國際先進水平的CT機,售價幾千萬元,投入太大。”一家民營醫療機構負責人說。而國外一些體檢機構是與當地集中影像中心合作,不必購買大型設備,也能做高端體檢生意。

    據介紹,目前已經有部分民營機構開始涉獵高端體檢市場,但這種高端主要體現在價格上。

    例如一家民營體檢機構的廣告稱女性至尊望族體檢套餐,總費用12587元;女士貴賓族體檢套餐,費用6349元。這是北京一家民營體檢機構兩個高端體檢套餐的報價。

    以6000多元的貴賓族體檢為例,與幾百元的普通體檢相比,這種套餐多了數項彩超、一項經顱多普勒、肺功能檢測、中醫會診等。

    市體檢中心介紹,民營體檢機構的定價與公立醫院不同,民營機構有自主定價權,只要在物價主管部門備案就可以。孫力光介紹,近年的體檢質量控制檢查顯示,價格虛高是目前北京體檢市場的主要問題,如果那些體檢項目按照公立醫院標準計算,總的套餐價格會下降很多。

    專家提醒:

    別迷信高端體檢

    “高價不等于高端,實際上目前北京的一些高端體檢還僅是價格昂貴的普通健康初篩,并非針對某些確診疾病的高端專項體檢。”孫力光一語道破。

    與國內高端專項體檢尚是空白相比,國外體檢市場比較成熟,有專門針對癌癥患者的體檢,有針對糖尿病患者的體檢,細分程度高。這也是境外體檢吸引國內游客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部分國內公眾認為一些國家或地區的診療水平高,而國內部分醫療機構不斷曝出丑聞,不少游客更信賴境外醫療機構。不僅如此,一些境外體檢機構的中方代理還夸大宣傳,誤導消費者。例如某境外醫療機構網站介紹,注射某些藥物只能改善關節、皮膚等特定器官的功能,但卻被國內代理機構吹噓成了“返老還童”。

    孫力光提醒市民,不要盲目選擇高端體檢,不要看項目中有CT或核磁就認為物有所值。“并不是每個普通人都適合用CT或核磁進行體檢,因為核磁的輻射量是X光片的很多倍,除非有疑似病變,否則專家不建議做,以避免對身體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長期在歐美從事旅游工作的劉先生表示,國內很多醫院的醫療檢查設備和水平均達到了發達國家水平,沒必要花費數萬元或數十萬元到境外體檢、保健。(記者 方芳 王東亮)

    相關新聞

    預計年內出臺體檢機構質量管理指標

    記者昨天(21日)從市體檢中心獲悉,《北京市醫療機構健康體檢質量管理與控制指標(試行版)》已編寫完成并提交市衛生局修改,預計今年將出臺。

    在外企工作的劉小姐得了一些小毛病,但是在民營體檢機構檢查時大夫沒看出來,以為是用眼疲勞,差點耽誤治療。很多市民也抱怨每年單位組織的體檢水平不高、形同虛設,根本檢查不出問題。

    市體檢中心主任孫力光介紹,目前體檢市場的突出問題就是管理規范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人員資質,有些機構的醫務人員資質存在超范圍執業;設備問題,有些機構為了節約成本,放射科設備未按規定每年檢驗,很難保證檢查的準確度;規章制度執行不嚴謹,存在過度體檢。

    今年將出臺的《指標》將從體檢質量、服務流程上規范體檢市場。

    截止到去年年底,本市準予開展健康體檢的醫療機構一共179家,其中公立醫療機構91家,民營88家。這些機構的人員資質、場地、科室設置、質量控制等均經過市衛生局專家現場審核,質量控制有保證。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