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日起,昌平區3萬多名中小學生將陸續走出校園,把課堂搬進中國科技館等多家科普場館,親身體驗、實踐學到的科普知識。
昨天(21日),昌平區城北中學的600名師生成為該區首批在科技館中上課的學生,在中國科技館這個科普大課堂中,隨處可見孩子們興奮的笑臉,每個展臺前都排起長隊,孩子們巴不得把每樣展品都體驗一下。
中國科技館還精心設計了師生參觀手冊,分別為不同年級的學生提供個性化“課本”。在這個校外課堂,通過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相結合的展覽與互動游戲,孩子們收獲了更多的科學知識。
作為昌平區政府今年為民辦實事的折子工程之一,該區今年共安排300萬元專項資金,組織3萬名中小學生參觀中國科技館、國家動物博物館、北京天文館、富國海底世界等科普場館,以此作為孩子們科普課的第二課堂。
“山區學校的學生優先參加,因為他們平時接觸到的科普資源相對較少。”昌平區科協副主席馬民說。此次給每位學生的預算大約是100元,包括車費、餐費、科普書籍和未成年人團體意外保險等。“全區共有5.6萬名中小學生,我們明年還會繼續追加一部分專項資金,爭取讓所有孩子都能品嘗到這份科普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