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的孩子 人人都習武
年年都有武術特長生被名校錄取
上課鈴聲響起,31人的班級在10秒鐘內整隊完畢,面對老師左手拳、右手掌,行抱拳禮,隨著老師的口令,學生穩穩扎下馬步,推掌、沖拳、彈腿……練得有模有樣。這不是在武術俱樂部,而是海淀區亮甲店小學四年級的孩子們上武術課的情景。昨天下午,記者觀摩的這堂亮甲店小學的武術課,教授的內容是該校自編的“初級二路長拳組合”套路,包括馬步推拳、馬步格擋、馬步沖拳等13個動作。老師一一做分解演示,孩子們看得專注,練得仔細。在分組交流練習環節,大家互相演示,指出對方不足……
亮甲店小學主管體育的負責人劉詠平告訴記者,全校一至六年級20個教學班,每班每周都有專門的武術課。此外,學生們還組建了武術社團——亮小陽光習武社。亮甲店小學是海淀區武術傳統校,習武的氛圍早已滲入校園的每一個角落。在上個月剛結束的“2012年北京市中小學武術健身操比賽”中,亮甲店小學一舉奪冠。
由于學校領導對武術工作的高度重視和教師們的辛勤付出,學校武術成績突飛猛進,亮甲店小學每年有五六名學生以武術特長生的身份被八一中學、人大附中等名校錄取,對于80%都是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亮甲店小學學生來說,這是他們進入更高學習平臺的難得機會。而人人習武更是成為每名孩子的習慣。為選拔隊員參加上月舉行的武術健身操比賽,亮甲店小學舉行“海選打擂”,全校600多名學生上臺競爭,最終入選者中很多都是非武術小隊隊員。
“我們不指望孩子們個個成為武術冠軍,只希望他們能有一個強健的體魄,能更好地投入今后的學習、工作中。”劉詠平認為,這才應該是基礎教育中的武術理念——不求競技,但求人人參與。到今年,亮甲店小學開展武術課堂普及教學已經11年,體育老師中一半是武術專職老師,武術項目工作業績納入教師的年終考核,還專門編輯了武術校本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