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上午,八中少兒班、素質班同時進行招生測試,千余名小學生被家長送進考場參加“神童”選拔。但多數家長表示,送孩子來考試并非真覺得孩子與眾不同,只是小升初實在“熬不下去”了,期望孩子能找到一條脫離苦海的途徑。
“我的孩子從二年級開始上奧數班、英語班,后來又加上了仁華的‘坑班’,孩子一點休息時間都沒有。為了幫他輔導奧數,我周末要跟他一起上課,到現在已經快三年了,實在熬不住了。要是能考上少兒班或者素質班,起碼可以先喘口氣,不用為小升初這么累。”一位媽媽把孩子送進考場,說起自己的苦衷,“現在上課外班,每年的學費至少2萬,要是考上少兒班,這筆培訓費也能省了。”
多數家長都表示,自己的孩子沒什么特別,來參加考試只是為了讓孩子見見世面,嘗試一下能否多一種升學選擇。“平民百姓沒有什么資源可利用,但也怕孩子進到差學校學壞了,如果碰巧考上了,就能省心得多。”八中少兒班和素質班可以同時報考,很多家長同時報了兩個班,希望能多一份運氣。
多數家長并不知道所謂的“神童”是什么樣,但相當一部分家長卻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太“超常”。“超常的孩子未必就過得輕松,聽說少兒班學的也很苦。用4年左右時間,完成小學五、六年級和初中、高中全部學業,就是4年學完8年課程,能不苦嗎?”“不知道什么才是超常教育,擔心很多孩子是被‘催熟’的。”家長們似乎對同時招生的“素質班”表現出更大的興趣:用四年時間完成小學五、六年級和初中學業,既解決了小升初問題,也不會讓孩子感到太緊張。據了解,超常兒童的比例約占人群總數的1%至3%。今年少兒班招生仍為30人左右,報名人數超過千人,單獨報考素質班的人數也多達數百人。
鏈接
八中超常教育實驗班已經有25年歷史,全市共182所小學為少兒班輸送過學生,其中輸送學生最多的幾所學校為:北京市育民小學63人;中關村一小20人;北京市第二實驗小學20人;北師大實驗小學18人;東城景山學校15人;海淀育英學校11人;海淀實驗小學11人;(原宣武)北京小學10人;(原崇文)光明小學10人;海淀五一小學9人;中關村三小9人;東城府學胡同小學9人;中關村二小8人;西城育翔小學8人;東城分司廳小學7人;(原宣武)一師附小7人;西城自忠小學6人;西城阜外一小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