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社團 > 正文

第三屆前門歷史文化節開幕游人如織

2012-08-08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昨天,第三屆前門歷史文化節隆重開幕。游客在前門大街上觀看“天街亮寶會尋寶圖”,按圖索驥,探尋前門深厚的文化底蘊。

        昨天的前門大街熙熙攘攘,游人如織,第三屆前門歷史文化節如期而至。與去年游客拿“通關文牒”尋20余項寶物不同,今年游客們手持京味“天街尋寶圖”,100個“天街之寶”盡收眼底,按圖索驥,加蓋尋寶圖章,還能票選前門十大寶物、文化符號、特色店鋪等,玩轉前門大街的同時,深度體驗前門街區的歷史古韻。

    昨天一大早,記者在前門大街遇到了家住培英胡同、23歲的馬麗杰,“聽說今天前門歷史文化節開幕,一早就過來湊熱鬧。”在譚木匠買了一把心儀許久的牛角梳,店員告訴她可以憑小票換一張天街尋寶圖。馬麗杰興奮地跑到鮮魚口地圖發放處,抽出地圖一看,“嚯,平時逛前門都不覺得,這前門大街隨處都是‘寶’啊。”

    尋寶之旅就此開始。沿著鐺鐺車的軌跡,馬麗杰打前門五牌樓出發,邊尋寶邊評寶。“每次來前門,五牌樓前照相的人最多。聽說,現在所看到的五牌樓是嚴格按照歷史照片和文字所記載,依照原樣原址復建的。前門十大文化符號,它當之無愧。”到大北照相館,在尋寶圖的蓋章處,給五牌樓圖標按上一枚文化符號的印章,馬麗杰繼續朝下一個目的地進發,“集齊50個章就能有獎品。”

    馬麗杰注意到,在尋寶圖上,前門十大寶物、十大文化符號、十大特色店鋪、十大特色美食、十大建筑這五大類候選“天街之寶”,分別用金木水火土的標志進行標注區分,分布在前門地區的大街小巷。

    “看了一圈,五大類特色都在同一家店里找到的,只有全聚德獨一份。”小馬將第二個目的地定在了全聚德。青磚木梁,五彩畫棟,全聚德前門店保留了清末民初的建筑裝飾風格,走進全聚德,能看到店內光緒年間留下的“老門面墻”,還有香噴噴的全聚德烤鴨。在全聚德小馬一口氣加蓋了5個尋寶圖章,“不愧是老字號,寶貝就是多。”小馬興沖沖地朝鮮魚口走去。

    開街時間不長的鮮魚口,人氣可真夠旺。鮮魚口這條街上,也是天街尋寶圖中“火”字標志最集中的地方。“起鍋燒火,前門十大特色美食多半集中在鮮魚口。”這可難住了馬麗杰,便宜坊的燜爐烤鴨、力力餐廳的擔擔面、天興居的炒肝、天源醬園的麻仁金絲、錦芳的豆汁焦圈……猶豫了半天,割舍了許多美食,小馬才選好前門特色的十大美食,“找時間,我要帶外地的朋友來鮮魚口,從頭吃到尾,嘗嘗老北京的特色小吃。”

    600年的文化積淀,前門地區成為老北京商賈文化的發源之地。自2008年前門大街開街以來,已聚集了全聚德、便宜坊、吳裕泰、火宮殿等35家老字號企業,成為名副其實的老字號聚集地。

    百年天街,正煥發青春。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